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7-03-02 08:32:5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列关于西欧早期殖民活动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 ]


A、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征服世界的活动  
B、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  
C、推动殖民地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D、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早期科学成就是建立在长期观测的基础之上的,比如,人们发现:帆船出海航行时,随着船的渐行渐远,岸上的人们所看到的现象是船体渐渐的消失在水中,而桅杆还露在水面上。船返航时情况则相反。下列哪一种科学成就与上述观测直接相关
A?地圆学说?B?日心说?C?自由落体?D?经典力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列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以发电机的问世为兴起标志
B.发展进程从一国推广到多国
C.促进了重工业部门的大发展
D.催生了汽车工业等新兴产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用文明史观来分析新航路的开辟这一历史事件,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西欧终于走出中世纪的黑暗
B.树立起西欧工业文明的形象
C.为资产阶级开辟新的贸易场所
D.开辟人类文明连接的新航线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0分)近代以来,随着工业文明的兴起,近代城市化的进程深刻的影响着东西方的历史。
材料一?西欧中世纪城市兴起后,对西欧社会发展起了极为重要的历史作用。中世纪城市孕育了新的经济关系?无论是西北欧佛兰德尔的毛纺业城市,还是当时较为落后的英国城市,l4和l5世纪手工业中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城市工商业者逐渐集结成市民阶级,他们作为享有自由权利的经济活动者,最终成长为能与封建势力抗衡的强大政治力量。中世纪城市市民政治的发展,促进了新的社会观念和政治法律精神的形成,成为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和政体形式的制度源流·。在城市工商业基础上形成的商品货币关系向农村渗透,劳役地租折算为货币地租,农奴用金钱赎取人身自由,导致农奴制和庄园制的崩溃。
——摘编自刘景华《走向重商时代——社会转折中的西欧商人与城市》
(1)依据材料一分析欧洲中世纪的城市对于近代资本主义兴起的影响。(4分)
材料二?工业主义给美国带来了许多变化,最终把以这个乡村为主的土地转变成了大城市云集的地方。l850牟,美国仅有6座人口超过1万人的“大"城市,不到总人口的5%。这一现实在以后的50年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到l900年,人口过1万人的城市达38个,大约5个人当中就有l个人生活在城市。美国城市引人注目的发展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驱动——移民,欧洲的投资,北美消费基础的全面增长,最重要的是制造业的迅猛发展,尤其是大规模生产的发展。
——摘编自J·科特金《全球城市史》
(2)依据材料二说明世界近代史后期美国城市的发展状况,并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时期美国城市迅速发展的原因。(6分)
材料三?在16到l9世纪四百年里,江南地区人口的增长、棉花的种植促进了棉纺织业和其他手工业的发展,围绕着手工业,又需要大批商人来贩运粮食、棉布和其他物品,并开办典当行,为手工业者提供资金。这些手工业者和商人聚集在一起,就成了一个个中小市镇,刺激了这一地区经济的进一步繁荣,也深刻地影响了这一时期的文化。到19世纪末期,江南已有一千余个市镇,其中颇多拥有数千户至万余户人口的巨镇。直到今天,以小城镇密度与平均非农业人口来观察,苏、浙、沪三省市是全国小城镇最发达的地区。
——摘编自刘玉才《传承与新变:明中叶至辛亥革命物质文明》
请回答:
(3)据材料三指出明清时期的江南城市(镇)形成的原因,并说明江南城镇的发展的影响。 (4分)
(4)读图l《中国近代城市分布和规模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50万人口以上的大中城市的分布主要特点。(2分)

观察图片,阅读材料

材料四?在1979年国家批准设立深圳、珠海经济特区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出现了以农业快速增长、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外商直接投资迅速增多以及吸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农村城镇化现象:……随着全国改革与开放的层次从农村深入到城市,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市中的科技人员涌入珠三角地区,珠江三角洲城镇人口数量和城镇规模迅速增加。
(5)根据材料四指出图2、图3、图4和图5中所反映的深圳、珠海发展变化的最重要原因是什么?对拉动地区经济起到了到了什么作用?(4分)


参考答案:(1)影响:城市中孕育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城市工商业者发展成为反封建的政治力量,促进了近代政治法律制度的形成,瓦解了农奴制度和庄园制度。(4分)
(2)状况:城市快速发展,城市人口迅速增加。(2分)
原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领先优势促进工业制造业的发展;欧洲的移民和投资。(4分)
(3)明清时期城镇的形成是由于手工业生产的发展,手工业者、商人的聚集而形成的。(2分)影响:为现在的城镇化建设打下基础。(2分)
(4)特点:沿海沿江地区,通商口岸(2分)
(5)原因:中央人民政府设立深圳、珠海经济特区。作用: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形成珠三角经济圈,加速了这一地区的城镇化建设。


本题解析:(1)本问根据材料一直接概括可以得出答案,阅读材料时,可以将材料分为四句话,概括答案。
(2)第一小问可以根据材料二直接概括,材料二明显从城市数量和人口两方面进行说明;第二小问把握题目要求的“这一时期”,根据材料可以推定为1850--1900年。故城市发展的原因除了材料中提及的两点外,还可以联系所学的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3)材料三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在16到l9世纪四百年里…这一时期的文化”为第一部分,从这部分可以概括出第一小问;“到19世纪末期…小城镇最发达的地区。”为第二部分,根据这部分可以概括出第二小问。
(4)本问根据图示可以看出大中城市主要分布沿海沿江地区;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西方列强的侵略客观上给中国带来的重建性的影响,可以判断出近代大中城市还分布在通商口岸。
(5)第一小问可结合材料四概括答案,即经济特区的设立;第二小问把握住“地区经济”即深圳、珠海的发展对珠江三角地区的影响。结合材料概括回答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