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3-02 08:11:12
1、判断题 宋辽通过澶渊之盟维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这次议和的背景是
[? ]
A.辽军的进攻受到遏制? ?
B.辽国财政无力支持战争
C.北宋军事上占绝对优势? ?
D.北宋在财政上非常充足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忽必烈说:“中书省是我的左手,枢密院足我的右手,御史台是我用来医治左右手的”。这表明元朝的御史台主管
A.行政
B.财政
C.军事
D.监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元代的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是当时最高的行政机关。枢密院掌朝廷军机大政,为中央最高军事机构。主要掌军事机密、边防及宫廷禁卫等事务。御史台是最高的监察机构,纠察百官善恶”,也有指陈“政治得失”的职责。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监察与谏议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生发未燥,已拜列侯;身未离襁褓,业披冠带”的现象源于我国哪一项选官制度
A.征辟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材料反映了豪门世族中尚处幼年的儿童已垄断官位,根据所学,魏晋南北朝时期,朝廷要职多由世家大族担任,选用官吏采取九品中正制,在这种制度下,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人仕途。本题选C项。
点评:从汉至元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1.夏商周:汉朝:实行察举制,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2.魏晋南北朝:采取九品中正制,选官注重门第,不重才能。
3.科举制的发展。
(1)原因:封建经济发展,庶族地主发展壮大,世家大族没落,九品中正制无法推行下去。
(2)发展演变:
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明清时采取八股取士的办法。1905年,清政府被迫废除科举制。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 史载:汉景帝时,景帝的弟弟梁孝王入宫晋见,皇帝相当亲热,得知梁孝王有五位儿子,便赐给他们五人侯爵之位,并赏赐许多物品。梁孝王死后,景帝将梁孝王所遗之国分为五份,每位侯爵一份,又把他们的爵位通通提升为王。历史学者读到这段故事,最恰当的解释是
[? ]
A、皇帝友爱兄弟,也疼爱子侄
B、皇帝用提升梁王子孙的爵位的方法来削弱封国实力
C、皇帝加强位于在边境的梁国的屏障功能以抵御外患
D、皇帝推行开发边疆政策,使边境国梁国得到发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列政权按其灭亡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北宋 ②辽 ③南宋 ④金 ⑤西夏
[?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