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题《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7-03-02 08:09:3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第二十七条 他们宣传说,当钱币扔在钱柜中叮当作响的时候,灵魂即会应声升入天堂。
第二十八条 很显然,当钱币在钱柜中叮当作响的时候,增加的只是贪婪和利己之心。至于教会代祷是否有效,完全只能以上帝的意志为转移。
第三十六条 每个基督教徒,只要感到自己真诚悔罪,就是不购买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全部免罪。
请回答:
(1)材料出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作者是___________,揭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材料得以发表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材料体现的主要思想是什么?加尔文又是怎样发展这一思想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关于赎罪券的功效》(或《九十五条论纲》);马丁·路德;罗马教皇向教民出售赎罪券的罪行。
(2)①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② 德意志是受天主教压榨最为严重的地区;③1517年,教皇向教民兜售赎罪券。
(3)信仰即可得救。加尔文又将其解释为先定论。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7分)
材料一 ?(法国)工人武装组织发表《里昂工人宣言》,提出了“里昂应当有我们自己选出的代表”的政治要求。起义工人经过三天的激烈战斗……但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
  材料二 ?(英国)“伦敦工人协会’’成立,以威廉?洛维特为首的协会组织拟定3个争取普选权的《人民宪章》,并向国会请愿……但遭到国会的否决,工人武装起义由此爆发,但很快被镇压。
  材料三 ?巴黎公社颁发了法令,全面摒弃资产阶级政权,建立了行政司法合一的政权体系,民主选举出巴黎公社的执政人员,建立了民主监督机制,以监督领导人的行为,最大限度地保障工人阶级的权益……
——以上三则材料摘自冯国超《世界通史》
材料四?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共产党宣言》
请回答:
(1) 归纳材料一、二中英法两次革命斗争的共同之处。(6分)
(2)材料三中巴黎公社政权的民主性表现在哪些方面?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民主政权得以建立的有利条件。(7分)
(3)材料三、四中提出的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目标有哪些?实现目标的主要手段是什么?(4分)


参考答案:(1)要求普选权;采取暴力革命手段;最终失败。(6分)
(2)选举产生执政人员,有民主监督机制。(1分)条件:法国启蒙思想的长期影响;近百年资本主义发展打下基础;法国工人斗争经验的积累。(6分)
(3)夺取政权,发展生产力。进行暴力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第36条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第86条教皇是一切富人中的最富有者,为什么不用他自己的钱来建造圣彼得教堂,而必须花费可怜的信徒们的钱呢?—“九十五条论纲”正是由于这论纲的发表在欧洲揭开了一场宗教改革运动,这一运动使德意志、英国等国
A.以路德派新教为主
B.以加尔文派新教为主
C.仍以天主教为国教
D.摆脱了罗马教廷的控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宗教改革后,德国盛行路德教,英国主要是英国国教,还有清教,故A、B、C的说法不正确。但两国的改革都使本国教会摆脱了罗马教廷的控制,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下列名言哪一句最能体现古希腊哲人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 )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认识你自己
C.吾爱吾师
D.“知识即美德”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斯大林在《宗教改革和伟大农民战争时期的德国》中写道:教皇在德国的特使报告说:“十分之九的德国人高喊:‘路德’;剩下的十分之一少数高喊:‘罗马教廷该死!’”。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德意志各阶层同罗马教皇矛盾极其尖锐
B.宗教改革在德意志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
C.路德的宗教改革得到人民群众广泛支持
D.路德改革的宗教在德国取得彻底的胜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