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押题版)(二)

时间:2017-03-02 08:08:3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发展史中,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雅典创造了民主体制,为近代民主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近代以来,实现民主逐渐成为人类社会的普遍追求。根据相关知识回答。
阅读下列材料:
美国历史学家J?布卢姆说:1787年“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实验时期最伟大的创造性的胜利。……战后人们最初反对君主制和贵族政治的思想,引导着美国人建立了一些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新的宪法则建议有一个权力很大的行政首脑和同众议院权力相当的参议院。……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一个虽然疆域和人口扩大十倍,但依旧对人民负责的政府,一个其人民不是作为相互对垒的公民,而是作为一个国家的平等公民联合起来的联邦。       ——摘自《美国的历程》上册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是怎样突破古代民主的局限,又是怎样维护民主的?(4分)
(1)雅典民主是一种直接民主,这种形式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有何利弊?(4分)
(2)近代以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成为时代潮流。
(3)在民主政治的确立过程中,常常用法律的形式把民主的成果固定下来。近代以来,中国出现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为民主制度提供宪法保障的法律文件。在实施过程中,前者(《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成为一纸空文,而后者(《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给中国社会带来了重大的变化,造成这种不同的根源何在?(2分)


参考答案:(1)原因:小国寡民。利:调动了公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创造了雅典古代时代的辉煌;弊: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很可能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最终导致了雅典的衰落。(4分)
(2)制定1787年宪法,通过联邦制,在广阔的地域上建立了新型共和国,突破了小国寡民的限制;实行代议制民主形式;建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通过分权制衡维护和保障民主。(4分,任意答对2点即得满分)
(3)根源: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了新中国。(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如果你是生活在公元前3世纪中期前的一位青年,你的债务无法追还,要进行诉讼你依据的法律是
A.习惯法
B.《十二铜表法》
C.《卡拉卡拉敕令》
D.《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公元前3世纪中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3世纪中期是罗马共和国时期,当时所依据的法律是《十二铜表法》。所以答案选B。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十二铜表法》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柏拉图在演说中说,那些在民主政体中掌权的正是那些“懒惰而浪费之徒”,他们象雄蜂一样,“其中最强悍的部分,演说的办事的都是他们。其余的坐在讲坛后面,熙熙攘攘、嘁嘁喳喳地抢了讲话,不让人家开口”。由此可见柏拉图的观点是:
A.雅典民主政治没有必要
B.雅典的民主保证了公民的平等
C.雅典的民主难以执行
D.雅典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演说的办事的都是他们”“不让人家开口”等信息可以看出,雅典民主政治并不能实现所有公民的民主,故D项正确,B项错误;AC项在柏拉图的演说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这反映了罗马法
[? ]
A.肯定证据
B.主张重罪轻罚
C.纵容犯罪
D.维护贵族利益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说《十二铜表法》是平民的胜利,其依据是
A.法典的内容相当广泛
B.法典的制定是为了维护平民利益
C.法典规定了债务奴隶制度
D.法典条文明晰,使审判、量刑有法可依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十二铜表法》是平民的胜利,因为有了成文法,就得按律量刑,贵族再也不能想过去一样任意解释习惯法。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