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高频考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7-03-02 07:55:4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美国前国务卿贝克曾说:“苏联的崩溃产生了一个世纪才有一次的机会在全世界推行美国的利益和价值观念。”这反映了
A.苏联解体使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B.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达到最高峰
C.美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
D.当今世界已形成了美国领导的世界单极格局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其他国家则主张推进多极化进程。材料反映的是美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C项符合题意。
点评:学生在学习中要掌握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如下图所示,从“镰刀斧锤星旗”到“白蓝红三色旗”的变更宣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停止存在”。这一事件对于某班同学的一次国际关系探究活动来说,其历史价值在于

A.寻找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因果关系
B.认识到社会主义发展在苏联的曲折性
C.剖析出“冷战”格局的形成
D.完成一次历史图片的释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国旗的变化,反映了苏联的解体,两极格局的结束,推动着国际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加强。故选A。
点评:本题易错选为B。说苏联解体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曲折”有其一定道理,但题干要求的是“国际关系方面”的历史价值,显然B不符合题目要求。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5分)进入21世纪后,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国际政治格局的总趋势,但这种发展面临着挑战。请回答:
材料一 20世纪30年代,世界上出现了法西斯恐怖势力,到处侵略扩张,并最终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材料二 阿富汗官员2007年7月20日宣布,23名韩国公民在阿富汗被塔利班武装绑架,这是阿富汗战争后塔利班绑架外国人最多的一次。8月30日,最后一批韩国人质获得释放,韩国人质危机宣告结束。
材料三 巴基斯坦反对党领导人、人民党主席贝·布托2007年12月27日在拉瓦尔品第市举行的竞选集会上遭到袭击身亡。此次是件引发媒体普遍关注。有媒体指出,此次是件导致拔过局势混乱。
(1)20世纪三四十年代,法西斯主义(恐怖组织)严重破坏和平与发展,请举例说明。(3分)
(2) 面对法西斯势利的侵略,西方大国采取了什么的对策?1942年前后世界反法西斯斗争有什么不同的特点?(3分)
(3)二战后,针对20世纪上半期的动荡,国际社会为促进和平与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措施,各举一列说明。(3分)
(4)结合材料试比较现代的恐怖势力与法西斯势力的异同。(6分)


参考答案:(1)德意入侵西班牙;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七七事等(3分)
(2)政策:绥靖政策(1分)
不同特点:1942年以前反法西斯战争是分散的,而1942年以后反法西斯国家结成反法西斯联盟,联合进行反法西斯斗争(2分)
(3)政治:联合国建立;对德日法西斯的处置等(2分)
经济:关贸总协定的签订,世贸组织(WTO)的建立等(1分)
(4)相同点:都是反人类反文明的反动组织;都采用暴力手段进行反人类活动(2分)
不同点:
①法西斯组织是公开的反人类组织,而现在的恐怖组织都是秘密的组织。(2分)
②法西斯组织采取的是对内独裁,对外侵略的方式进行反人类的活动,而现在的恐怖组织往往采取暗杀性爆炸手段进行反人类活动。(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从美苏对抗到苏联解体,我们可以看到
A.对抗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B.对抗使苏联解体同时也削弱了美国
C.苏联争霸和美国争霸有着本质的不同
D.社会主义运动全面失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考查的是从美苏对抗到苏联解体这一过程能反映出什么问题,分析各个选项,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不管是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还是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其争霸都反映了大国强权政治,都对其他国家权益进行侵犯和干涉,给世界和平与安全带来威胁,C项观点不对,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并不表明社会主义运动的全面失败,改革开放的中国正在崛起,而对抗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同时也使美国遭到削弱,答案为B。
考点:两极格局的结束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对美苏的全面对抗要深入理解,学生需要平时对分析理解能力进行有意识地训练。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传统的美国学派认为,冷战是由苏联引起的,苏联热衷于获得领土,尤其是征服东欧领土。如果苏联没有表现出这种倾向,美国将有可能退回到战前的孤立主义状态。……美国采取遏制苏联扩张的政策是正确的。如果没有美国主动的遏制政策,苏联将继续在欧洲、中东和亚洲扩张。?
——摘编自赵菊玲《战后世界格局五十年》
(1)依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学者关于“冷战起源”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冷战起源的原因。(6分)
材料二?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使美苏交替使用外交和武力威胁的心理战达到了顶点,随后双方关系进入了持续10余年的相对缓和状态。这一缓和的主要特征,在于欧洲局势渐趋正常,军备控制谈判取得显著进展,……70代后期开始,两国关系再度重新紧张,其原因主要在于苏联在亚非两洲进行频繁的直接间接军事干涉,连同美国在越南战争失败后扩展海外军事、政治义务的倾向重新显著抬头。?
——摘编自时殷弘《美苏冷战史:机理、特征和意义》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苏争霸过程的主要特点并说明冷战时期制约世界战争爆发的主要因素。(6分)
材料三?这种“两个世界”对抗的格局虽然在历史的长时段中仍属于过渡形态,但毕竟改变了世界体系发展的自发性走向,并由此在战后40余年间影响了部分国家和部分地区的发展道路。
——俞邃《大国关系调整与世界格局的发展》
(3)材料三认为“美苏40余年冷战影响了部分国家和部分地区的发展道路”,以亚洲地区为例,举两例加以说明。(4分)


参考答案:
(1)观点:苏联扩张侵略引发冷战。(2分)
原因:冷战是美苏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冲突的结果。(4分)
(2)特点:缓和与紧张并存。(2分)
因素:美苏力量均势(核威胁的影响);世界多极化新力量的发展。(4分)
(3)朝鲜半岛分裂为两个国家;新中国建立初期实行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4分,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
(1)传统的美国学派认为,冷战是由苏联引起的,苏联热衷于获得领土,尤其是征服东欧领土。如果没有美国主动的遏制政策,苏联将继续在欧洲、中东和亚洲扩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冷战是美苏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冲突的结果。
(2)材料二指出: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使美苏交替使用外交和武力威胁的心理战达到了顶点,随后双方关系进入了持续10余年的相对缓和状态。……70代后期开始,两国关系再度重新紧张。可见美苏争霸过程的主要特点是缓和与紧张并存。冷战时期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一方面是由于美苏势均力敌;另一方面是由于世界多极力量的制约。
(3)该问考查冷战对国际社会的影响,要求以亚洲地区为例,举两例加以说明:朝鲜半岛分裂为两个国家;越南战争;新中国建立初期实行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等。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