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高频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一)

时间:2017-03-02 07:32:1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面是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反映英、荷、中三国贸易数额的表格。下列对这份表格的理解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英国已经成为日不落帝国?
B.荷兰逐渐成为“海上马车夫”
C.中国仍处于闭关锁国状态?
D.新航路开辟深刻地影响着西欧



2、判断题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中学堂章程》。该章程强调中国史“当专讲历代帝王之事,陈述本朝列圣之善政德泽,暨中国百年以内之大事;次则讲古今忠良贤哲之事迹,以及学术、技艺之隆替,武备之弛张,政治之沿革,农、工、商业之进境,风俗之变迁等事”。
(1)依据材料概括《奏定中学堂章程》体现的历史教育特点。(1分)
材料二? 1956年新中国颁布了《初级中学世界历史教学大纲(草案)》。大纲认为:
第一,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五种社会形态的更替过程,因此,按五种社会形态划分历史发展阶段,安排章节内容。
第二,“阶级斗争是人类历史前进的主要动力”,为此,大纲以阶级斗争的重大事件为“社会制度改变”的转折点。
第三,突出苏联的历史,其第九部分“现代——社会主义的胜利和资本主义总危机”,可以说是苏联史的缩编。
(2)新中国的历史教育体现了怎样的史观?试析新中国形成这种史观的原因。(4分)
材料三? 2011年版历史课程标准在世界史部分构建了这样一个体系:
一条主线:人类历史从分散到整体发展。
两个方向:人类历史可从纵向、横向进行研究。纵向系统以时间为序,横向系统反映地域之间的关系。在此过程中,世界市场的形成和扩大至关重要。
三个阶段:将世界历史划分为古代、近代、现代三个阶段,勾勒从分散到整体发展的过程。
(3)2011年版课程标准体现了怎样的史观?据此史观,世界近代史和现代史的起点时间和代表事件应该分别是什么?简析其主要依据。(9分)



3、判断题  2005年7月11日,在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当天,我国首个航海日也正式启动。今后每年的7月11日,是中国法定的“航海日”。东方郑和下西洋的活动和西方“航海三杰”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的活动前后相差半个多世纪。西方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最早来到亚洲的是(?)
A.迪亚士
B.达·伽马
C.麦哲伦
D.哥伦布



4、判断题  17世纪,凭借强大的商船队垄断世界航运业,成为“海上马车夫”的国家是

[? ]


A.葡萄牙
B.西班牙
C.荷兰
D.英国



5、判断题  下面有关“两次工业革命”知识结构示意图中①②应分别填上


[? ]


A.瓦特、电力
B.贝尔、电汽
C.瓦特、电气
D.贝尔、电气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