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7-02-10 20:00:3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读下表,苏俄(联)粮食作物耕作面积和产量得到发展主要得益于(???)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BD不对,1924年列宁去世后,斯大林上台,开始推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模式逐渐形成,而且农业集体化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生产积极性;A不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实践证明这不是一种理想的政策,一些措施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严重损害了农民和工人的利益,是特殊历史条件下和特殊历史时期中,为了集中全国物力财力战胜敌人的一项特殊政策;1921年新经济政策开始实施,提高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迅速恢复(1925年),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C符合题意。
点评:新经济政策(1)提高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迅速恢复(1925年),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
(2)巩固了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3)探索了一条在小农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和方法,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条件。(4)是列宁对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探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36年苏联新宪法规定,苏联是????????????????????????????????????    
A.人民民主国家
B.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C.工业社会主义国家
D.无产阶级专政国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考查识记能力。苏联新宪法规定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52年到1964年,苏联政府收购谷物的平均价格指数提高了7.48倍,收购畜产品的价格指数提高了15.69倍。这是
A.推行农业集体化导致的变化
B.适应“加速发展战略”的需要

C.应对世界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措施
D.调整农业政策的结果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苏联农畜产品价格的大幅度提高是这一时期的农业改革政策的直接结果,1952年到1964年,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的上台执政,赫鲁晓夫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农业改革,农业成就在一定时期内有了显著提高,但整体上并未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所以答案选D,A B C三项发生的时间与材料不符。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
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它主要反映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A.保障了农民的利益
B.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C.实行了军事化措施
D.取消了自由贸易制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理解。由“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
水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得知农民对政策的不满,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选项
中只有B项符合题意。所以选B。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斯大林时期确立了新的经济体制,这一体制与新经济政策不同点是
①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②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③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④改变了工农联盟政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新经济政策运用市场手段发展经济;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因此①②③均与新经济政策不同。故选B。斯大林体制和新经济政策都是没有改变工农联盟的国家政权,因此④错误。
点评:新经济政策的核心是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了余粮征集制,最大的特点就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调节生产,在此基础上,苏俄的经济得到好转。斯大林体制是1936年建立起来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这种体制片面的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国民经济比例严重的失调,忽视了商品货币关系,单纯的依靠国家的行政性指令,越来越僵化,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