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2-10 19:50:41
1、判断题 《申报》于1872年在上海创刊,历时78年,是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申报》以“无偏无党”、“独立之精神”为办报宗旨,其所倡导的舆论“独立”对中国近现代报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阅读20世纪《申报》的部分记事,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安装美国进口的新式印报机,每小时可印报三万余份。其他设备也相继更新”可知,A.近代科技的进步,为报业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说法正确;从材料中“《申报》正式改为股份有限公司。因拒绝日寇新闻检查,宣布停刊。”可知,C.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直接摧残中国新闻事业正确;更具材料中“《申报》于1872年在上海创刊,历时78年,是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可知,D.《申报》对研究中国近代史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正确。B.《申报》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武装斗争,从材料中看不出来。故此题应选B项
点评:此题为历史研究性学习类型的题目。研究性学习相关能力,不能离开历史学科的基本方法。这些方法概括起来是“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历史由证据而来,证据既可以是文献资料,也可以是实物资料(如遗迹、遗物、遗址);既可以是文字资料,也可以是音像、图片资料。近年的高考试题中图表材料比例加大。至于根据史实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则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证史一致”,解读历史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做到“有一份材料说一份话”。这类题目,要从提出问题、材料解读、信息处理、结论比较、解决问题等方面加强训练。只有平时学习中这样做过,才不会惧怕这样的题目。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申报》的部分记事,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需要仔细阅读、理解材料,还要了解有关《申报》的发展历史,材料可以反映出近代科技的进步,为报业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直接摧残中国新闻事业;《申报》对研究中国近代史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另据所学,《申报》创办于1872年上海,历时78年,是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申报》以“无偏无党”“独立之精神”为办报宗旨,《申报》所倡导的舆论的“独立”对中国近现代报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故本题中①③④是正确的,答案选择C项。
点评:报刊作为近代的一种传媒方式,对中国大众的生活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要注意其出现的原因、表现、影响,近几年高考多以选择题的命题。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中国政府装置的第一个无线电报局是在(?)
A.台湾
B.上海
C.南京
D.北京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20世纪初,上海崇明装置无线电台,并设无线电报局,主要供官商通报。20世纪初清政府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开通第一部市内电话。1877年福建巡抚在台湾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主要用于军事目的。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胡锦涛总书记2008年6月20日与网友在线交流,外国媒体高度肯定这一事件,称交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民声民意的重视,中国的互联网必将迎来一个更大更快的发展。而中国互联网建设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