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2-10 19:38:49
1、判断题 著名学者钱乘旦认为:在现代化推进的过程中,在“抗拒”与“接受”之外,“还有第三种可能性……它接受现代化是为了控制现代化,让它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 。中国现代化过程中与上述观点一致的主张是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创立民国,实现共和
C.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2、判断题 “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发展成为一股社会思潮的原因是:
①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侵略加剧②中西方之间联系加强
③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④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先进分子研究并介绍世界知识所致[????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判断题 某人这样评论康有为的教育行为:“先生之诲人也……非欲养成死啃章句之陋儒,故草堂相处,往往脱略形迹,凡所以启发智慧者,先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学术政治,表里相结合,所谓坐而言,能起而行之者也。”由此可见( )
A.康有为注重培养维新变法的政治人才
B.康有为注重培养科技人才
C.康有为注重言行一致
D.康有为反对儒学,注重培养实用人才
4、判断题 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将孔子描绘成改革的先师;而谭嗣同则在他的名著《仁学》中将儒家的“仁”推而广之,但却要求“冲决”儒家所倡导的“三纲五常”。两者的共同之处是
A.借助圣人之名全面否定传统文化
B.以儒家思想作为改革的理论基础
C.“托古改制”为维新创造历史依据
D.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
5、判断题 戊戌维新之前,主张维新的人,发表各自意见。严复在《上皇帝万言书》请皇帝“结百姓之心”方法是“亲至沿海各地,巡守省方,纵民嵩呼,瞻识共主。”谭嗣同在《仁学》中说:“君也者,为民办事者也。事不办而易其人,亦天下之通义也。”依据这些资料,下列叙述何者最为适宜?
A.两位维新者,都抱有新思想,都反对旧观念
B.认同维新者,重点各有不同,但都主张民主
C.严复思想激进,谭嗣同思想保守
D.严复思想保守,谭嗣同思想激进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