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新思想的萌发》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7-02-10 19:38:4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著名学者钱乘旦认为:在现代化推进的过程中,在“抗拒”与“接受”之外,“还有第三种可能性……它接受现代化是为了控制现代化,让它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 。中国现代化过程中与上述观点一致的主张是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创立民国,实现共和

C.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2、判断题  “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发展成为一股社会思潮的原因是:
①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侵略加剧②中西方之间联系加强
③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④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先进分子研究并介绍世界知识所致[????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判断题  某人这样评论康有为的教育行为:“先生之诲人也……非欲养成死啃章句之陋儒,故草堂相处,往往脱略形迹,凡所以启发智慧者,先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学术政治,表里相结合,所谓坐而言,能起而行之者也。”由此可见(  )
A.康有为注重培养维新变法的政治人才
B.康有为注重培养科技人才
C.康有为注重言行一致
D.康有为反对儒学,注重培养实用人才



4、判断题  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将孔子描绘成改革的先师;而谭嗣同则在他的名著《仁学》中将儒家的“仁”推而广之,但却要求“冲决”儒家所倡导的“三纲五常”。两者的共同之处是
A.借助圣人之名全面否定传统文化
B.以儒家思想作为改革的理论基础
C.“托古改制”为维新创造历史依据
D.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



5、判断题  戊戌维新之前,主张维新的人,发表各自意见。严复在《上皇帝万言书》请皇帝“结百姓之心”方法是“亲至沿海各地,巡守省方,纵民嵩呼,瞻识共主。”谭嗣同在《仁学》中说:“君也者,为民办事者也。事不办而易其人,亦天下之通义也。”依据这些资料,下列叙述何者最为适宜?
A.两位维新者,都抱有新思想,都反对旧观念
B.认同维新者,重点各有不同,但都主张民主
C.严复思想激进,谭嗣同思想保守
D.严复思想保守,谭嗣同思想激进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