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2-10 19:36:08
1、判断题 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动荡并存。下列各项中严重干扰和平与发展的因素有
①霸权主义横行②南北差距加大③地区冲突不断④恐怖主义抬头[???? ]
A.①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分别指
A.发展中国家间合作/发达国家间对话
B.发达国家间合作/发展中国家间对话
C.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合作/发展中国家间对话
D.发展中国家间合作/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对话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二战后,因为世界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集中在南半球,而发达国家集中在北半球,因此将发展中国家的合作称为“南南合作”,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谈判称之为“南北对话”。 因此正确答案为D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列关于国际联盟及其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美国是常任理事国之一
B.德国一度成为会员国
C.国联调查团公开支持日本侵占中国东北
D.没有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进行制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该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国联这个重要知识点的精确掌握,难度不大。国联成立后,美国并未加入,即A项本身错;它对日本侵占中国东北表面上是反对的,即C项本身错;对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意大利也进行了一定的制裁,即D项本身错;而在英美的扶植下,德国一度成为会员国。所以正确答案为B.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75年,邓小平访问法国时指出:“中国是坚决支持西欧联合的。我们认为,西欧 国家为维护独立和保证自己的安全,在联合的道路上不断取得进展,这有利于世界局势朝好的方向发展。”这反映了中国政府 [???? ]
A、争取法国支持,重返联合国
B、意在打破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
C、支持世界多极化、维护世界和平
D、主动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20分)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1) 战后美苏两国能够成为国际关系格局中的“一极”,其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
(2) 请根据相关史实说明两极格局在“相对稳定性”之下受到撼动或挑战的原因。?????????????????????????????????????????????(8分)
《时政评说》:“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它依仗自己的实力与地位,要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超级大国、以西方价值观念为准绳、以北约军事力量为后盾的单极世界……因此,“多极”与“一极”之争将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多极格局的形成尚需待以时日,多极化作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在曲折中取得发展。
(3) “冷战”结束的标志是什么?“冷战”结束后暂时出现了什么局面????(6分)
(4) 为什么说多极局势“不可逆转”???????????????????????(3分)
参考答案:(1) 综合国力的强大。(3’)
(2) 西欧走向联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