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大全《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7-02-10 18:50:0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苏联解体以后有一个民意调查。2003年,俄罗斯科学院综合社会研究所在全俄进行了有代表性的问卷调查,让受询者对俄罗斯五个时代——1917年以前的俄罗斯,斯大林时代,勃列日涅夫时代,叶利钦时代,普京时代进行评价。斯大林时期有4项指标得分最高:国家有纪律和秩序、经济发展迅速、在世界上威望高、人民热爱祖国;在负面指标评价中,斯大林时代得到一项最高:
A.“恐怖”
B.贪污贿赂
C.犯罪和团匪活动
D.不相信自己的未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实际上考查了斯大林模式的评价,斯大林时期有4项指标得分最高:国家有纪律和秩序、经济发展迅速、在世界上威望高、人民热爱祖国,说明了其经济和国际地位方面成绩突出,就其局限性而言,经济上,单一的全民所有制,片面发展重工业;政治上:违背民主和法制,实行“大清洗”,扼杀了苏联的重要人才。就其局限性最好的归纳应该是“恐怖”。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20世纪30年代末,世界各国注重经济体制的调整和创新,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在这一时期,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二位的是 [???? ]
A.苏联
B.德国
C.英国
D.法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凤凰网曾发表过一篇题为《勃列日涅夫时代的苏联:抗拒改革的“停滞”盛世》的文章。之所以称当时的苏联是“盛世”,主要是因为勃列日涅夫时期(  )
A.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得到实质性进展
B.已经冲击苏联已有的政治经济模式
C.重视科技进步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D.人民生活逐步改善和国力大为增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实际要求回答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成功之处。勃列日列夫改革的前期,成效明显,人民生活逐步改善、国力大为增强,D项正确,勃列日涅夫改革没有改变斯大林体制,A、B两项错误,C项与材料信息无关。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图是苏联画家弗·赛罗夫于1921年创作的油画《列宁会见上访农民》。它描绘的是十月革命后,列宁在一间简朴的办公室里接见从外省步行上访的农民的情景。这一情景出现的直接背景是
[???? ]
A.农民拥护苏维埃的土地法令
B.余粮收集制引发农民的反对
C.新经济政策允许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下来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其实,罗斯福新政的最大贡献,不是帮助美国经济复苏,而是帮助美国民众度过了大萧条的艰难日子。比如通过设立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为存款者提供保障;通过建立住房拥有者贷款公司,给住房所有者提供保障;通过制定新的劳工关系法,给劳工权益提供保障。???????????——《罗斯福新政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概括罗斯福应对危机措施的显著特点。结合所学,对其加以简要评价(4分)
材料二:对列宁而言,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只是一次暂时性的退却,“后退


参考答案:(1)显著特点:保障广大人民的利益;国家干预(2分)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1)罗斯福新政到底“新”在什么地方:新的理论和政策:放弃了自由放任政策,转向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主张政府要干预经济事务;新的特点:罗斯福新政具有干预经济、关注民生、协调发展等特点,其最大特点是国家全面干预经济,但并没有废除自由竞争运行机制;新的起点:新政是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把美国的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推向美国式的、非法西斯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新经济政策的“新”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的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进步性:①实践上:提高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迅速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巩固了工农联盟,巩固了苏维埃政权。②理论上:探索了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是列宁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伟大创造,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3)注意归纳,但要紧扣题意,经济政策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关键因素。政府制定经济政策应该从实际出发,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生产关系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发展。
点评:在2013年复习备考中,一要注意梳理十月革命后苏俄(联)实施的经济政策及影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苏联工业化、农业集体化以及斯大林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到苏联的改革等。二要注意对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斯大林模式与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模式、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与苏俄(联)的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中国的改革与苏联的改革的比较等。三要概况归纳比较20世纪世界现代化道路上出现的三种影响较大的重大经济政策的调整的异同,即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中国的改革开放等,充分认识经济发展中的计划与市场的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