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2-10 18:49:00
1、判断题 两极格局解体的标志是 (?)
A.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B.雅尔塔体系的形成
C.苏联的解体
D.德国的分裂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1955,华沙条约组织成立。从此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美苏两极格局极成。故A项不正确;1991年底,俄罗斯等11个苏联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这样,苏联不复存在,两极格局也随之瓦解,故答案选择C项。
点评:关于两极格局,除了考查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记忆外,更多是更多是用新情境、新材料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如(2012全国大纲卷,23)冷战期间,美苏两大阵营不断采取针锋相对的措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6年后,华沙条约组织于1955年宣告成立。促使华约成立的直接原因是
A.第一次柏林危机????????????????? B.两个德国分立
C.联邦德国加入北约??????????????? D.共产党情报局成立
考查二战后美苏冷战的影响。1954年10月23日,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签订了《巴黎协定》,吸收联邦德国加入西欧联盟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政府曾照会23个欧洲国家和美国政府,要求他们不要批准《巴黎协定》,并建议召开欧洲集体安全会议,讨论“防止德国军国主义再起”等问题,并缔结《欧洲集体安全条约》,但遭西方国家的拒绝。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建立。故答案选择C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马歇尔计划”的实质是
A.遏制苏联,控制西欧
B.国际主义精神的体现
C.金元外交政策的延续
D.人道主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90年3月,邓小平说:“美苏垄断一切的情况正在变化。世界格局将来是三极也好,四极也好,五极也好,苏联总还是多极中的一个,不管它怎么削弱,甚至有几个加盟共和国退出去。所谓多极,中国算一极。中国不要贬低自己,怎么样也算一极。”下列对这一段话理解正确的有:
①美苏垄断一切的情况正在变化的原因是多极化趋势的不断加强②邓小平说此话时,在东欧巨变的冲击下,苏联已经出现动荡的征兆,力量大大削弱③中国能在多极化中算一极的根本原因是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④邓小平在当时已经预料到苏联必然会解体,中国必然成为随即而来多极化国际格局中的一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在结合所学知识基础上对史料信息的理解能力,当时邓小平只看到了苏联的力量在不断削弱,有可能会出现有加盟共和国退出苏联的情况,但并不能预料到苏联会解体。而且两极格局解体后也不会随即进入多极化国际格局,因此④是错误的,根据材料判断答案为B.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推出的欧洲援助计划被丘吉尔誉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也有人说“马歇尔计划不止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对“不止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最正确的理解是
A.该计划的长远目的是控制欧洲国家
B.赤裸裸地公开干涉他国内政,遏制共产主义
C.其深刻的政治意图在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遏制共产主义
D.极力遏制和打击高涨的世界民族解放运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不对,该计划的长远目的是遏制社会主义;B不对,马歇尔计划相对比较隐蔽,赤裸裸地公开干涉他国内政的是杜鲁门主义;D不对,马歇尔计划为“冷战”的重要举措,主要目的不是极力遏制和打击高涨的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因此选C。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随着苏联解体、美苏对抗的消失和日本经济强国地位的形成,日本积极谋求军事强国和政治大国地位。为此,日本众议院通过了允许向海外派遣自卫队协助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法案,并谋求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这表明日本?(?)
A.右翼势力发展、军国主义复活
B.反对美国在日本建立军事基地
C.凭借实力扩大自己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
D.改变传统的美日战略伙伴关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最具谜惑性,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并不一定是坏事,关键是从日本战后的表现来看,它是否有条件和有资格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它到底对世界和平与安全都有过哪些贡献呢?这是认识问题的关键,所以A的说法不正确,不能把日本国内右翼势力发展和军国主义复活与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与“入常”硬性地划上等号。 至于B、D两项显然与史实不符,20世纪70年代以后,日本一直是美国重要的战略伙伴,也是美军重要的军事基地。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