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2-10 18:30:30
1、判断题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在思想上引发了极大震动,不仅顽固派坚决反对,而且不少维新派人物如唐才常、黄遵宪也难以接受,帝党领袖翁同龢也斥之为“说经家一野狐也”。因此,他的著作出版不久,即被光绪皇帝下令毁版。
——《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材料二 变法者由于缺乏对改革制约条件和困难客观冷静的认识和分析,未能形成成熟的改革心理,缺少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实际活动能力,没有采取多变的变法战略。?
——萧功秦
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变法
参考答案:⑴触动了既得利益者,树敌太多;变法力量有偏激之处,内部意见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中国民众在义和团运动中所显示的巨大反抗力量与生命力,使西方列强深为震慑,从此不敢轻言瓜分中国……以慈禧为首的清王朝最高执政集团,在追究并清算“原教旨”式的保守派在庚子事变中的责任之后,出于对权威危机的恐惧,于是一变而为新的改革政策的积极推行者。从庚子事件到辛亥革命以前,清王朝在其最后十一年中发起了一场大规模的社会改革运动——清末新政。
材料二??清末新政是一场改革运动。它和历史上所有传统君主制下的改革一样,以传统政治权威合法性为基础,运用传统的官僚行政
参考答案:(1)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为清政府赢得了喘息的机会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考查清末新政的内容。(1)依据材料一可以概括出1901年开始的清末新政是在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列强侵略,同时清王朝统治岌岌可危的情况下为了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而进行的封建自救运动,因此新政的背景可以从材料直接归纳。(2)依据材料二归纳清末新政的特点,“自上而下地进行政策创新”可以归纳出自上而下进行的特点,“渐进地推进社会变迁和政治结构的自我更新”可以归纳出渐进地推进,“新政包括废除科举,创办新式学堂,奖励出国留学,扩展新式军队”可以归纳出涉及的内容广泛,“社会风气 的变化”说明影响巨大等等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光绪朝东华录》载清末颁布的一份懿旨称:“嗣后乡试会试及岁考科考等,悉照旧制,仍以四书文试帖经文策问等项分别考试。经济特科,易滋流弊,并着即行停罢。”与这一懿旨的颁布有直接关系的历史事件是[???? ]
A.百日维新??????????????????????
B.戊戌政变????????
C.清末新政??????????????????????
D.预备立宪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设计了一套直翻领、袋盖为倒笔架形的服装,服装前襟的纽扣为五粒,象征着国家的五种权力,袖口的三颗纽扣则象征着三民主义。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这套服装称为中山装??????????????
B.服装设计融合了东西方文化?
C.服装设计反映了民主共和已经实现??
D.服装设计体现了孙中山的民主思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戊戌变法运动最深远的历史影响在于
A.促进思想启蒙
B.发展资本主义
C.推动政治改革运动
D.掀起民族民主革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深层分析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它的失败也促使人民更清醒的认识到了晚清政府的腐朽。作为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戊戌变法不仅对当时还是对后世都有巨大的影响,其经验特别是教训值得我们去深究。本题选A。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