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技巧《北京明清故宫、颐和园和皇家陵寝》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一)

时间:2017-02-10 18:25:2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公元1910年左右,陕西临潼地方的农民挖井取水,不数日,井水竟然枯竭。农民查看究竟时,发现井壁有一个真人大小的「怪物」,认为就是此物作祟,以致水源枯竭。于是把它吊出井外,曝晒数日后打碎。这段叙述应如何理解最为适当?
A.中国社会一直流传许多鬼怪故事,到二十世纪初仍相当盛行,尤其是在华北一带。这是其中的一例
B.此故事反映二十世纪初华北地区大旱,农民必须打井取水,但因技术落后,只有怪罪于「怪物」
C.当时的农民已经发现了「秦俑」,但不知其来历,又未探索其究竟,更不了解它的价值
D.举世瞩目的「秦俑」在此时已正式发现,并公诸于世,开启了二十世纪最重要考古发现的序幕



2、判断题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10分)
昆曲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戏曲艺术的瑰宝,被誉为“百戏之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神庙时,始特设玉熙宫,近侍三百余员,兼学外戏。外戏,吴敌曲本戏也。光宗喜看曲本戏,于宫教习戏曲者有近侍何明、钟鼓司郑隐山等。
——(明)史玄《旧京遗事》
材料二?伯龙雅擅词曲,所撰《江东白芒》,妙艳时人。时邑人魏良辅,能喉转声音,始变弋阳、海盐为昆腔,伯龙填《浣纱记》付之。王元美(世贞)诗“吴阊白面而冶游儿,争唱梁郎雪艳词”者是也……传奇家曲剧本,戈阳弟子,可以改调歌之,惟《浣纱》不能,故是词家老手。
——(清)朱彝尊《静志居诗话》
材料三?昆曲与明清人士关系密切之表现的最关键处,还在于它脱开‘案头’,以‘活态’的形式渗透于文人士大夫日常生活的‘场上’,双方形影不离,相互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国的昆曲艺术》
材料四?昆曲的长期衰微,亦正是民族精英文化的一大损失。……这股昆曲热潮如果没有更进一步的社会普及教育,是难以后继的。
——白先勇《昆曲的普及教育》
请回答:
(1)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归纳明清时期昆曲得以发展的因素。昆曲于2001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你认为符合哪项申遗标准?(6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以来昆曲长期衰微的原因。据上述材料,你认为该如何振兴昆曲?(4分)



3、判断题  “敦煌飞天就是画在石窟中的飞神,它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成的……中国文化特色的飞天是不长翅磅的不生羽毛、没有圆光、借助彩云而不依靠彩云,主要凭借飘曳的衣裙、飞舞的彩带而凌空翱翔的飞天。”根据上文,无法推出的结论是(??? )
A.敦煌飞天的形象在唐朝时期开始形成
B.敦煌飞天文化体现了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
C.飞天文化可能是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D.飞天文化进入中国后经历了本土化的过程



4、判断题  下面评价秦长城的诗句中,最为客观的是(???)
A.“当其兴大役,天下皆痍疮。以之召祸乱,不旋踵灭亡。岂知易代后,功及万世长。”
B.“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
C.“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得尧阶三丈高。”
D.“秦皇筑长城,乃为万世利。连山绝谷势蜿蜒,雄图自足制中外。”



5、判断题  (32分)近年,世界遗产委员会给运河下了一个新定义:“运河是人类工程化的水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末期,吴国在今江苏扬州西北修筑邗城,并开运河“引江入淮”,运河从邗城城下经过,所以称为邗沟。???据《中国历史地理概论》第六幸运河
材料二:世界大坝委员会的各国专家到我国广西对灵渠(兴安运河)进行实地考察后评价说,灵渠是世界古代水利建筑的一颗明珠,渠上的“陡门”是世界船闸之父。
据《世界古代水利建筑的明珠——灵渠》
材料三:隋朝运河略图

材料四:苏伊士运河历史大事简表
1856年,法国在竞争中击败英国,获得开凿苏伊士运河的特许权。
1869年,由法国殖民公司投资的苏伊士运河建成通航。
1876年,英国低价购得苏伊士运河44%的股份。
1882年,英军占领苏伊士运河。
1956年,埃及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英法以“保护”运河为借口,同派军队侵入埃及苏伊士运河地区。英法侵略失败,埃及最终实现苏伊士运河国有化。
据《简明世界通史》下册等书
材料五:19世纪,欧洲国家在大力修建铁路的同时,还大规模开凿运河。鹿特丹的新河道和阿姆斯特丹的北海运河使荷兰成为通向德国内地的重要转运站。德国人开凿了基尔运河。在不列颠,曼彻斯特 运河的开凿使远洋船只可以深入到北方工业区的心脏。???
据《欧洲史》第九章“运河与交通”一目
材料六:A.2006年,中国国家文物局宣布将隋唐大运河与京杭大运河合称“中国大运河”,并将其列入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预备名单之中。大运河“申遗”提速。
据《问二问:大运河凭什么申报世界遗产》
B.目前全世界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人类工程化水道”只有一条,那就是法国南运河。该运河在法国南部,长200多公里。因得到良好保护,如今河中水流清澈,船闸“整旧如旧”,两岸绿树成荫,风景如画,发挥着熏陶国民和供人游憩的重要作用。
据《寻找历史的印迹》
请回答:(1)材料一所说的吴国,其都城在今何处?吴王开凿邗沟的政治军事目的是什么?(2分)材料二所说的灵渠,修建于何时?联通哪两大流域?(3分)
(2)根据材料三(地图)回答:隋大运河的中心在今何处?作为贯通南北的水上大动脉,隋大运河的中段却往西折向中心,其原因是什么?(6分)
(3)材料四反映了英法之间什么样的关系?为什么英法两国总是千方百计地要把苏伊士运河控制在自己手里?(8分)
(4)根据材料五及所学知识,简要指出19世纪欧洲大规模开凿运河的原因。(6分)
(5)根据材料六A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的大运河“申遗”报告应该强调和突出什么?(5分)
(6)根据材料六B,法国成功保护和利用南运河的经验对我国大运河“申遗”有什么启示?(2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