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2-10 18:24:06
1、判断题 维新思潮最终没能救国,但其影响深远,他在当时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
A.使人民意识到封建顽固思想的强大
B.使人民认识到资产阶级力量太脆弱
C.使人民受到近代民主思想的洗礼
D.使人民认识到西方殖民国家的先进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从鸦片战争前后到期19世纪90年代,中国思想界的发展历程是 [???? ]
A、中体西用——开眼看世界——维新变法
B、开眼看世界——维新变法——中体西用
C、开眼开世界——追求民主共和——维新变法
D、开眼看世界——中体西用——维新变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有史家评论道:“须知那个时候的中国,要在充斥封建主义旧文化的天地里容纳若干资本主义的新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更好的宗旨来。”此观点强调了“中体西用”
A.符合当时的国情
B.是理想的救国方案
C.可以挽救民族危机
D.传播了资本主义新文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BC两项与中体西用的影响不相符合,近代中国正确的救国方案只能是无产阶级革命,其他的救国实践都失败了。D项与中体西用的内容不相符合,故答案选择A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图为我国某城市中的康有为塑像,头戴举人帽,身穿黄袍马褂。下列说法比较可信的是
A.康有为是个因循守旧、保守传统的举人
B.康有为坚持儒家传统和君主制,其立宪思想有进步性
C.康有为虽为大儒,但彻底摆脱了封建思想,投身维新运动
D.康有为提醒国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应完全保留,不得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联系史实可知,康有为并非是因循守旧的人,因为他主张要变法,要实行君主立宪,故A项是错误的;康有为未彻底摆脱了封建思想,他主张把儒家思想与西方政治结合起来,以此来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故C、D两项是错误的;故本题应选B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康有为说“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托之先王,既不惊人,又可避祸。”这句话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康有为认为改制代表平民利益
B.康有为认为改制是惊人的大事
C.托古改制最稳妥,不担风险
D.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康有为认为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目的是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合理性,力图将西方政治思想与儒家思想结合起来,以便在策略上减少变法的阻力。实质上反映了维新派在封建势力面前的软弱性、妥协性,A不对,康有为代表资产阶级利益;B与题干不符;C是表面现象;因此选D。
点评: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演变过程、内容及特点是高考命题考查的重点。如2010年全国课标卷第30题对20世纪初西学传入的影响的考查、全国课标卷第31题对20世纪初教育制度变革的考查、北京卷第16题对20世纪初启蒙思想传入中国影响的考查、广东卷第16题对新文化运动出现的必然性的考查;2009年上海卷第15题对封建顽固派主张的考查、2008年海南卷第19题对新文化运动中文学革命含义的考查等。复习时要重视分析各阶级、各阶层主张所体现的思想解放的特点,辨析早期维新派、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派主张的异同,理解近代思想解放对社会进步的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