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维新思想》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八)

时间:2017-02-10 18:01:4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 ]
A.民族觉醒程序与群众基础不同
B.外交失利导致的损害程序不同
C.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
D.列强攫取中国利权的手段不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戊戌奏稿》一书于宣统三年(1911)在日本出版,内收康有为戊戌年间所上奏折20篇,编书序文5篇,常被作为研究康有为及维新派变法思想的基本依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请断发易服改元折》(简称《断发折》)原载《戊戌奏稿》……,今原折未见。按《自编年谱》所记,原折仅请改元易服,未言断发;《断发折》则首请断发,与之不合。又,原折是康有为在政变即将发生,因而“日夜忧危”的情况下赶拟的,其宗旨是对抗旧党,保存新政;《(断发折》言断发易服之旨则在变“儒缓之俗”,发“尚武之风”,亦与之不合。?????

参考答案:(1)《请断发易服改元折》并非戊戌年所写的原折。适应时代形势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04~1907年中国兴起了一个兴办实业的新浪潮,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相信能认购一股就等于收回一份利权,于是争相认购股份,引起了全国到处创办股份、合伙或独资经营的新企业。”以上材料说明这次兴办实业的浪潮[???? ]
A.与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机相联系,带有爱国的性质
B.直接推动力是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欧洲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是主要原因
D.是民国政府发展实业政策的结果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895年,适逢甲午惨败,日本逼签条约,在北京应试的康有为等人联络各省官员上书光绪帝,要求拒签条约,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文中错误的表述是(??? )
A.领导人
B.时间
C.参加者
D.地点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甲午战后,在京参加应试的康有为联络的并非各省官员,而是各省的举人,因此参加者错误,故选C。其他各项都正确。
点评:康有为领导的公车上书运动是标志着维新变法由思想发展成为行动。此外,还要掌握维新变法的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实行议会政治。但是为了减少阻力,采用托古改制的方式。虽然失败,但是依然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戊戌政变后,新政中得以保留的内容是 [???? ]
A、提倡官民上书言事
B、开办京师大学堂
C、设立农工商总局
D、废除八股取士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