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高频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押题版)(六)

时间:2017-02-10 17:31:4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明末清初的顾炎武提出了具有早期民主启蒙思想色彩的“众治”的主张。下列言论符合这一思想的是
A.“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也”
B.“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C.“各从所好,各骋所长”
D.“人伦者,天理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顾炎武的思想。A是王夫之的主张,认为大贾富民掌握国家队命脉,故与题意不符;B是顾炎武的主张,反映的是“反对君主专制,要把天下的权力交给全天下的百姓,而不是给皇帝一人独断”的民主启蒙思想,故符合题意;C是李贽的思想主张,即各从所好,各骋所长,发挥各种各样的人的个性和特长,与题意不符;D是朱熹的主张,反映的是社会伦理道德,与题意不符。所以应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顾炎武的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西汉时进行文化体制改革,并得到汉武帝认可的是(   )
A.庄子
B.孔子
C.董仲舒
D.朱熹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黄宗羲认为:“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以下符合黄宗羲观点的一项是
A.天不变,道亦不变
B.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C.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D.君权神授,三纲五常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黄宗羲是明末清初的民主思想家,他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材料中黄宗羲认为“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君主专制导致天下不宁,“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显示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制度。C项正确。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学思想·明清批判思潮。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18分)任何思想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反映时代精神的思想对时代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中的言论摘录:
天下为主,君为客。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故我之而出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一姓也。
材料二 历代备边,多在西北。……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麇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数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                      ——李鸿章《筹议海防折》(1874年)
材料三 俄国经一度之革命,即能贯彻他等之主义,……同是革命,何以俄国能成功,而中国不能成功?盖俄国革命之能成功,全由于党员之奋斗。一方面党员奋斗,一方面又有兵力帮助,故能成功。
——孙中山《国民党过去之失败与今后之成功》(1923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黄宗羲言论的核心并指出其时代价值。(6分)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的表现及成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建立在上述认识基础之上的社会实践有何重大的历史意义。(8分)
(3)据材料三,孙中山的思想有了怎样的重大发展?其认识的变化又对中国革命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参考答案:(1)核心:抨击(或反对)君主专制。(2分)
时代价值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1)黄宗羲是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材料“天下为主,君为客”“ 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一姓也”体现了抨击封建君主专制的思想。时代价值可从思想是时代的产物归纳,包括政治、经济时代背景,以及对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影响回答。
(2)材料二出自李鸿章《筹议海防折》,李鸿章属于地主阶级洋务派,材料反映了加强海防的重要性,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指的是洋务运动的背景列强不断扩大侵华,成因主要从中国落后方面归纳,社会实践指的是洋务运动,重大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3)“一方面党员奋斗,一方面又有兵力帮助,故能成功”,孙中山认识到加强国民党凝聚力和拥有军队的重要性,1924年召开国民党一大,改组国民党,发展三民主义为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从此开展了国民革命运动。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明清批判思潮;思想解放的潮流·洋务思潮、民主共和思想·李鸿章、孙中山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写道:“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
A.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B.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社会责任感

C.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题干信息体现的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这有利于激发正华民族的社会责任感,故B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新文化运动才动摇传统思想的统治地位,故A项排除;CD项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顾炎武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5 6 7 下页 尾页 6/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