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高频考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七)

时间:2017-02-10 17:29:2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4分)二战结束后不久,世界就进入了以美苏对抗为主的“冷战时代”。“冷战”及其结束对欧洲,乃至世界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与苏联关系的破裂始于1947年,它在塑造美国对欧洲安全承诺的性质和范畴上发挥了关键性作用。……1944—1951年间,美国与其他先进的工业化民主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建设。战后秩序的制度化因之在范围上大大超过了以往,涵盖战后联盟间的经济稳定、贸易、金融、货币和政治、安全等关系。
——(美)约翰·伊肯伯里《大战胜利之后》
材料二?二战结束,……来自美国的新的军事消费,其影响外溢到欧洲和日本。到20世纪50年代,在大炮和黄油需求的推动下,西方的经济已经走上了一条扩展增长之路……正是苏联的马克思主义体制成了西方资本主义的救命稻草。……由于苏联控制了相当数量的中欧和东欧国家,法德之间发生争执的传统根源也就消失了,而且由于德国被分裂开来,并受到外族的控制,这也大大便利和鼓励了法德之间的合作。
——(美)戴维·卡莱欧《欧洲的未来》
材料三?冷战结束后,……全球失去了对混乱和暴力的成慑,而新的世界缺少了对未来的确定性,在一个不再以意识形态斗争为特征的时代里,人们也缺少了目的性。……冷战的结束暗示了权力关系发生剧变的可能性,暗示了标志着世界历史的一个新时代的全球重组正在进行。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第3版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在“战后秩序的制度化”方面的表现及动机。(5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辩证地指出冷战对欧洲的影响。(3分)
(3)据材料三,指出冷战结束对世界形势的影响。(4分)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在冷战结束后面临的发展机遇。(2分)


参考答案:
(1)举措:实行马歇尔计划;签订《北人西洋公约》;主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1)材料一指出:1944—1951年间,美国与其他先进的工业化民主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建设,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军事、货币贸易体系等方面概括美国采取的措施。其动机是为了主宰资本主义世界,对抗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2)该问要求辩证地分析冷战对欧洲的影响,既要看到冷战的消极影响:造成欧洲分裂和长期对峙;又要看到冷战客观上起到的积极作用:促成美国对西欧的援助和合作;推动了西欧经济发展和一体化进程。
(3)材料三指出:冷战结束后,“全球失去了对混乱和暴力的威慑,而新的世界缺少了对未来的确定性”, 给世界带来了不稳定的因素;“冷战的结束暗示了权力关系发生剧变的可能性,暗示了标志着世界历史的一个新时代的全球重组正在进行”,推动了世界格局的变化。
(4)该问属于开放性的问题,联系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两个方面谈谈中国在冷战结束后面临的发展机遇:经济上,有利于进一步完善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上,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当前世界形势所包括的特点有
①冷战局面结束,苏美争霸不复存在 ②世界呈现多极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③世界处在新旧格局交替的过渡时期 ④民族冲突和地区冲突此起彼伏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观察下图,对图中“善意”的正确理解是

①控制西欧国家?②阻止西欧崛起?③提升英镑地位?④遏制苏联力量
A.①④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美国马歇尔计划的目的。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对西欧的经济援助计划,美国对西欧进行援助的真实目的是为了控制西欧,进而联合西欧的力量遏制苏联,最终称霸世界。所以本题选A。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南北朝鲜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联合组队参赛,这是
A.以萨马兰奇为首的奥委会努力的结果
B.奥林匹克精神感召的结果
C.祖国统一是半岛人民的共同心愿
D.意识形态淡化的结果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观察下面一组反映战后国际格局及其变化的漫画:

材料二: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时期。进入新世纪,国际形势迭宕起伏,复杂多变。从当今世界的情况看,起因于经济利益的矛盾是基本的、广泛的;起因于领土争端的冲突是长期的、棘手的;起因于民族、宗教问题的纷争有膨胀的趋势,利用民族主义和宗教狂热制造事端的危险性不可低估;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在国际政治、经济和安全领域依然存在并有新的发展,带来许多不确定、不安宁的因素,将会导致地区冲突甚至引发局部战争,这是对国际安全新秩序的最大挑战。
材料三:2005年4月,胡锦涛主席参加雅加达亚非峰会,在讲话中首次提出,亚非国家应“推动不同文明友好相处、平等对话、发展繁荣,共同构建一个和谐世界”。同年7月,胡锦涛出访俄罗斯,“和谐世界”被写入《中俄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同年9月,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了《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和谐世界”的深刻内涵。“和谐世界”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中国外交对世界的贡献。
——摘自人民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1、图2所表示的两个国际格局分别指的是什么?(4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造成“国际形势跌宕起伏”的原因有哪些?(4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构建和谐世界的可能性。(4分)


参考答案:(1)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和正在出现的多极化国际格局的趋势。(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