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押题版)(十)

时间:2017-02-08 00:11:0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52—1956年我国出现如下表所示经济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位:元)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某校学生在进行题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研究性学习时,制作了下表,其中论证最为严谨的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中只根据孟子提到了“民贵君轻”的主张九推论出先秦诸子具有民主思想,属于以偏概全,不合史实;C中黄宗羲的观点在当时明清特务统治和文字狱的大背景下是不可能成为正统思想的,当时的正统思想是心学,故错误;D中的谭嗣同提出“君,大盗也”不能推论出维新派都反对君主立宪,相反,维新派是主张君主立宪的,所以也是错误的;故B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假如你生活在中国近代,你不可能看到的现象
A.有人乘火车旅游
B.有人在电影院看电影

C.有人在网吧聊天
D.有人在照相馆拍婚纱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信息网络时代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一些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听到“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这一顺口溜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农村的生产关系已出现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B.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农民对生产缺乏积极性
D.经济建设的速度超越了客观规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农村生产关系的理解。由“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得知当时实行的人民公社化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选项中只有A项符合题意。所以选A。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近代有人曾感慨到:“今者于中华之士,不同朝野,为开发中华抱一志而始终不改者,殆无一人。惟公独居南通之地,仍江北之区,献身于实业之振兴,……。”这里的“中国近代某人”是指
A.孙中山
B.李鸿章
C.张謇
D.荣宗敬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四人中只有张謇是南通人。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