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2-08 00:07:33
1、判断题 读下列关于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材料:
材料一:1535年某画家写道:“许多已经湮没的事物将要再生。”人文主义小说《巨人传》描写到,1533年时人们都相信,存在着一千年的精神黑暗,相继而来的将不会是新生,而是真理的重新恢复。
材料二:莎士比亚说:“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
彼特拉克说:“我自己是凡人,只追求凡人的幸福。”“忽视或蔑视人的本性、人生的目的以及人们的来处和归宿,这对我们又有什么益处呢?”
薄伽丘说:“我们人类是天生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那发挥大才大德的才当得起一个‘贵’;否则就只能算是‘贱’。”
材料三:启蒙就是人类脱离自我招致的不成熟。不成熟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不能运用自己的理智。如果不成熟的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引导就缺乏运用自己理智的决心和勇气,那么这种不成熟就是自我招致的。……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的座右铭。
——康德《对这个问题的一个回答:什么是启蒙》
请回答:
⑴根据材料一说明“已经湮没的事物”指的是什么?被湮没的原因是什么?(4分)
⑵材料二分别从哪些方面表达了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6分)
⑶材料三康德这段话表达了启蒙的真谛是什么?(2分)
⑷启蒙思想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精神最突出地表现在哪里?(3分)
参考答案:⑴是指希腊、罗马古典文化。(2分)被湮没的原因是“一千年的精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欧共体成立以后,首先着手建立关税同盟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合作,发展经济
B.实现一体化
C.实现贸易自由化
D.减少内部矛盾,共同对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欧共体各国要取得共同发展,既要消除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又要团结,一致对外,而这些做法的最终目的是要发展经济,故A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谈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讲了个大有希望,不是‘中有希望’,更不是‘小有希望’……几亿劳动群众,工人农民,他们现在感觉得心里通畅,搞大跃进。……这一干起来,今年粮、棉差不多增产一倍……钢铁可翻一番……明年粮食总产量可能超过一万亿斤,钢铁明年可能超过两千万吨。总而言之,明年是基本赶上英国。十五年计划,两年基本完成。谁能料到?这就是群众的干劲的结果……”
——1958年9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二 对外开放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答案:(1)认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力量大。依据:社会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几亿劳动群众,工人农民,他们现在感觉得心里通畅,搞大跃进。”可回答第一个小问。第二个小问要结合时代背景回答。第三个小问回答酿成灾难的原因,要从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关系角度回答。
阅读材料二“顺应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潮流”,材料三“现在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既可以回答。
(3)从材料一中能得出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关系,从材料三“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大量取得国际上的帮助。”“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总结开放和独立自主的关系 。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硝烟散尽,反思长存。在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不断高涨的形势下,1950年召开了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这次大会?????????????????????????????????????????????????????????????????(??? )
A.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发表了《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C.决定成立世界和平理事会
D.确立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A不符合;1955年7月9日,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B. Russell)在伦敦公布了由他亲自起草、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其他10位著名科学家联名签署的《罗素—爱因斯坦宣言》,B不符合;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首先提出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90年代世界广泛认同,D不符合。
【考点定位】选修三※和平与发展的主题。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二战”结束后,人类在大国主导下继续构建对地球村的管理体系。至该世纪末,一直得到延续发展的有
①两极格局 ②联合国 ③世界贸易组织 ④布雷顿森林体系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