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2-08 00:04:54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之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周公制作之本意实在于此。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材料二?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邦无定交,士无定主,此皆变于一百三十三年之间,史之阙文,而后人可以意推者也,不待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
————《日知录》
材料三?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四?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官僚制是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旧贵族、新贵族,还是新兴的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从这个意义上说,贵族从分封制下的社会政治阶层转化成了郡县制下的社会阶层。成为官僚的贵族便不再具有封地主人和天子臣属的双重身份,而仅仅只有天子臣属的一种身份。
————《文史纵横》2009年第3期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封建子弟之制”指什么?该制度有哪些特征?(3分)
(2)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战国时期“诸侯更相诛伐”的原因,秦朝是如何破解这一困局的?(6分)
(3)据材料四,指出分封制转型为郡县制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什么?(3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谈谈你对官僚体制的认识。(2分)
2、选择题 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是
A.内阁的设置
B.议政王大臣会议的设置
C.南书房的设置
D.军机处的设置
3、判断题 下列说法中最全面地反映了夏商周三代文明发展特点的是
A.农业是主要的经济部门
B.青铜器制造业发达
C.交通、城市建设发展迅速
D.具有明显的继承关系
4、判断题 以下手书的题词分别是毛泽东和邓小平题写的,对以上两幅手书的理解错误的是( )
A.表达了相同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和精神品质
B.采用的都是行书书体和繁体字
C.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核
D.标志邓小平理论的初步形成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关于苏格拉底之死的材料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