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7-02-07 23:57:0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希腊人文主义更体现出一种“重人”的思想,这种“重人”,不同于儒家人文主义所体现的那种日常伦理的实用理性,而是人作为一种宇宙存在物,能对宇宙之物进行一个理性的思考……作为人文主义起点的儒家和希腊人文主义,德性是其共有的特征,然而细究其内在的关系可以发现它们有不同之处,儒家德性在于在日常生活中显现,并且要超越日常生活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希腊人文主义则是对一个单一的个体进行理性的思考,认为人可以通过知识的教化而与自然区别开来。
——刘汉芸《“轴心时代”的儒家和希腊人文主义》
(1)结合先秦儒家的思想主张,列举儒家代表人物的人文思想(6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古希腊思想家的人文思想主张(4分)
(3)根据材料归纳儒家和希腊人文主义的异同点。(6分)


参考答案:
(1)表现:①孔子的“仁”与“礼”的思想(2分) ②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1)先秦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列举其主张要与人文思想(民本思想)有关,如:孔子提出“仁”、“为政以德”;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荀子主张“仁义”和“王道”。
(2)古希腊的人文思想家主要有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等人。智者学派强调人的价值,认为一切都要以人为尺度。其代表人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否定神的意志,树立人的权威。苏格拉底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提出“美德即知识”。
(3)同:儒家和希腊的思想家都都关注人与人类社会;强调道德价值观的建设;都重视教育的作用。异:①苏格拉底关注的是人的作用、价值,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权利、责任,有利于个性发展。②孔子关注的是社会问题,主张人要服从社会(从君主统治出发),压制人的个性发展。
点评:中国的思想文化源远流长,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它对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影响深远,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同时,它也是世界文明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古代希腊,有些学者把对神的关注转向人间,试图从实际出发探究宇宙万物的本来面目,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无论是智者学派,还是苏格拉底或柏拉图,他们的思想都蕴含着西方人文主义的萌芽。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唐兴,初未暇于四夷,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以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大几府州八百五十六,号为羁縻云。????????????????????????????????????????????
——《新唐书》
材料三?郑经提出:“苟能照朝鲜事例,不削发,称臣纳贡,尊事大之食,则可矣”
——江日升《台湾外记》
四月天山路,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今朝翰海行。积沙流绝塞,落日度连营。战伐因声罪,驰驱为息兵。敢云黄屋重?辛苦事亲征。??????????????????????????????????????????????????
——康熙帝《翰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新皇帝”巩固统治的主要措施。(1分)
(2)据材料二归纳唐太宗治理东突厥地区的政策和措施。(4分)
(3)据材料三,说明康熙执政初年面临哪些矛盾?对此,他采取哪些措施来解决?(5分)
(4)综合以上材料,概括指出三位封建帝王在我国统—多民族国家发展史上的地位。(6分)


参考答案:(1)措施:实行郡县制。(1分)
(2)政策:实行羁縻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1)从材料一中的文字“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可知,推出的具体措施是在全国推行郡县制;(2)材料二中的内容反映出唐太宗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允许其自治,具体措施可以依据材料归纳概括为两点。(3)材料三中的文字和图画分别反映了台湾地方势力割据现象,康熙帝征服西北噶尔丹的辛劳以及沙俄与清军雅克萨战役的惨烈,从中可以总结其面临的内外矛盾,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直接回答出采取的措施;(4)结合秦始皇、唐太宗和康熙帝三位皇帝的在统一国家和民族融合方面采取的重大举措可以总结出他们在维护民族国家的统一和民族融合方面的作用。
点评:高考对中国古代杰出的封建君主的考查主要集中在秦始皇、唐太宗和康熙帝三位皇帝身上,这是因为他们本身对中国古代社会历史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这三位皇帝也正好代表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即封建社会的初期,中期和晚期的社会特征,对此我们可以这样总结三位帝王的时代特色:千古一帝,盛世君主和落日余晖。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以下选项是某历史学习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史话”时引用的内容。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①战国商鞅变法确立土地私有制?????②汉朝以后,铁犁、牛耕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
③魏晋南北朝出现“灌钢法”技术????④宋代“市”突破时间、空间限制,形成街市
⑤明清两朝推行“海禁”政策,禁止海外贸易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史实。结合所学知识分析,①②③④符合史实;⑤对明清时期“海禁”政策理解错误。明清两朝推行“海禁”政策,严格限制海外贸易,并非禁止。故选D。
点评:从考查角度和能力看,中国古代经济特别注重对农业生产工具、“男耕女织”小农经济和古代经济政策的考查。主要运用新材料或图片,设置新情境,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认识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2009年7月5日,以热比娅为首的“疆独”分子在乌鲁木齐制造了“7?5事件”。这一行径
①严重破坏了民族团结
②不利于新疆地区的稳定与发展
③遭到了包括维吾尔族在内的各族人民的强烈谴责
④不会动摇党在新疆地区的民族政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在这一制度和原则下,各民族自治地方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疆独”分子制造“7?5事件”严重破坏了新疆的社会秩序,破坏了民族团结,干扰了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正常进行,受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谴责。据此,可以选出本题的答案为①②③④即D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它片面要求大办工业、大办农业,结果出现“赶英超美”“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等主观臆断的口号。这场运动指的是(??)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文化大革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不对,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将私有制改造成为公有制经济;B不对,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片面追求农村生产关系的公有化程度;D不对,文化大革命是人为的夸大阶级斗争;C符合题意,“大跃进”运动片面要求大办工业、大办农业,盲目追求经济建设的规模和速度,因此选C.
点评:“大跃进”运动一方面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导致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1959~1961年,我国出现了最严重的经济困难。另一方面使“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