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2-07 23:54:05
1、判断题
新时期海峡两岸关系的一次历史性突破是?????????????????????????????? (??? )
A.“汪辜会谈”
B.两岸达成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江泽民提出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D.实现“三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1993年汪辜会谈,确认两岸的经济应加强交流互补与互利,确立加强两岸科教文化交流的原则。因此是两岸关系史上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第2785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立即将蒋介石集团的代表聪联合国的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这表明:(????)
A.多极化格局在曲折中发展;
B.中国多边外交取得重大成果;
C.美国由遏制中国转为承认中国;
D.国际政治新秩序已经形成;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中国与许多国家还没有建立外交关系,还谈不上多边外交取得重大成果,排除B,1971年,美国还没有承认新中国,排除C,国际政治新秩序到现在还没有形成,排除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迅速的提高,有力的推动了多极化格局的发展。故选A。
点评:新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了一些列的外交的突破:1971年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国同美国关系正常化,1979年建立了外交关系;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等。这些成就有利于推动中国的国际地位的提高,也推动了多极化的趋势。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朱熹说:“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这说明朱熹认为
A.“天理”和“人欲”是绝对对立的
B.“天理”和“人欲”是可以并存的
C.“天理”和“人欲”对人类来说是同等重要的
D.“理”是世界的本原和天下万物永恒存在的普遍规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可以看出,朱熹认为“天理”和“人欲”是绝对对立的。B、C与材料内容不符,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图是1921年孙中山在《五权宪法》中为中国设计的政治构架图:
该政治构架的设计
①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思想主张 ②反映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③借鉴了近代美国民主政治的构想???④体现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从图示可以看得出,孙中山主张国民拥有选举权、复决权、罢免权等,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思想;中央与省治相结合,这体现的是学习美国的分权制衡的思想,因此①②③均正确,故选A。④错误,三大政策是1924年提出来的。
点评:孙中山在美国三权分立的体制的基础上进行了发展,提出了五权宪法的主张,这既承续了西方民主政体中的合理方面,又吸收了中国传统政治模式中的有效成分;既是对外国政治制度的批判吸收,又是对中外政治学说和基本模式的创新。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某班主任得知班上的辉辉同学在校外偷了别人东西,如果他相信荀子的理论,可能对辉辉采取的态度是
A.认为辉辉的本性是恶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
B.认为辉辉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是一时糊涂
C.认为辉辉的本性是恶的,必须严厉地惩罚他,使他害怕,以防再犯
D.认为辉辉的本性是善的,犯错并非本性造成,而是环境不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荀子思想主张的准确记忆与迁移。回顾已学知识可知荀子提出“人之性恶”,认为人生来本性是恶的,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由此可迁移到本题,班主任在得知辉辉偷了别人的东西,会运用荀子的性本恶的思想,坚信对辉辉只要好好的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