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高频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在线测试(2017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7-02-07 23:54:0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新时期海峡两岸关系的一次历史性突破是?????????????????????????????? (??? )
A.“汪辜会谈”
B.两岸达成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江泽民提出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D.实现“三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1993年汪辜会谈,确认两岸的经济应加强交流互补与互利,确立加强两岸科教文化交流的原则。因此是两岸关系史上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第2785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立即将蒋介石集团的代表聪联合国的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这表明:(????)
A.多极化格局在曲折中发展;
B.中国多边外交取得重大成果;

C.美国由遏制中国转为承认中国;
D.国际政治新秩序已经形成;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中国与许多国家还没有建立外交关系,还谈不上多边外交取得重大成果,排除B,1971年,美国还没有承认新中国,排除C,国际政治新秩序到现在还没有形成,排除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迅速的提高,有力的推动了多极化格局的发展。故选A。
点评:新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了一些列的外交的突破:1971年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国同美国关系正常化,1979年建立了外交关系;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等。这些成就有利于推动中国的国际地位的提高,也推动了多极化的趋势。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朱熹说:“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这说明朱熹认为
A.“天理”和“人欲”是绝对对立的
B.“天理”和“人欲”是可以并存的
C.“天理”和“人欲”对人类来说是同等重要的
D.“理”是世界的本原和天下万物永恒存在的普遍规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可以看出,朱熹认为“天理”和“人欲”是绝对对立的。B、C与材料内容不符,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图是1921年孙中山在《五权宪法》中为中国设计的政治构架图:

该政治构架的设计
①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思想主张  ②反映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③借鉴了近代美国民主政治的构想???④体现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从图示可以看得出,孙中山主张国民拥有选举权、复决权、罢免权等,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思想;中央与省治相结合,这体现的是学习美国的分权制衡的思想,因此①②③均正确,故选A。④错误,三大政策是1924年提出来的。
点评:孙中山在美国三权分立的体制的基础上进行了发展,提出了五权宪法的主张,这既承续了西方民主政体中的合理方面,又吸收了中国传统政治模式中的有效成分;既是对外国政治制度的批判吸收,又是对中外政治学说和基本模式的创新。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某班主任得知班上的辉辉同学在校外偷了别人东西,如果他相信荀子的理论,可能对辉辉采取的态度是
A.认为辉辉的本性是恶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
B.认为辉辉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是一时糊涂
C.认为辉辉的本性是恶的,必须严厉地惩罚他,使他害怕,以防再犯
D.认为辉辉的本性是善的,犯错并非本性造成,而是环境不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荀子思想主张的准确记忆与迁移。回顾已学知识可知荀子提出“人之性恶”,认为人生来本性是恶的,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由此可迁移到本题,班主任在得知辉辉偷了别人的东西,会运用荀子的性本恶的思想,坚信对辉辉只要好好的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