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7-02-07 23:33:1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在孔子已远逝于我们两千余年的今天,“孔子热”成了一道鲜明的文化景观。
2005年9月28日,即孔子的诞辰日,中国孔子基金会、国际儒学联合会和台湾孔孟学会等单位将联合举行“海峡两岸同祭孔”活动。此前的9月23日,孔子标准像在山东曲阜正式发布。一百多所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兴建、国学专家呼吁将孔子诞辰定为教师节、人大代表建议将“仁义礼智信”纳入教材、现代课堂开讲四书五经……
请完成:
(1)“国学专家呼吁将孔子诞辰定为教师节”的根据主要是什么?
(2)首先提出“仁义礼智信”的为人处世道德标准是谁?人大代表建议将“仁义礼智信”纳入教材,你认为是否合理?说出你的理由。
(3)对于“孔子热”的兴起,有人认为这代表了中国人向传统文化的回归,你如何理解这一观点?
(4)今天,我们纪念孔子,但孔子的思想是否已远离了现代生活?请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1)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是私学的创办者;私学打破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儒家思想及其影响,试题有一定的思维力度,注意结合所学知识和时事回答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赦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
——摘自《资治通鉴》
材料三?“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黄宗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后来的统治者是怎样解决这一问题的?解决这一问题的重大作用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制度?如何评价?
(3)材料三中的观点是谁提出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观点出现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1)西汉初年郡县制与封国制的并存。汉武帝时着手解决王国问题


本题解析:解析:第一问中的“历史现象”,可依据材料一中的信息“东莱郡”“胶东国”判断,是西汉时期郡县制和封国制并存,这一关键明确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和作用,只须依据教材相关内容归纳即可。第二问中的“制度”,可依据材料二中的信息“中书”“门下”判断为三省六部制,其“评价”可按教材归纳。第三问中的“观点”应依据材料三中的信息和教材相关内容,可判断是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黄宗羲揭露君主专制的论述。其“原因”很明显是封建君主专制的强化。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是“开辟通向全球的道路”的重要一步请回答:
(1)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于何时?(2分)
(2)分析经济全球化趋势形成和发展的原因。(4分)
(3)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如何?(2分)
(4)举例说明21世纪的中国如何融入这一发展趋势的?(2分)


参考答案:
(1)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于19世纪60、70年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清朝康熙帝开创了“康乾盛世”。下列史实中,发生在康熙年间的是?
①四大徽班进京,京剧初步形成?????②制瓷工艺提高,粉彩瓷器出现
③收复台湾,设立台湾府???????????④亲自指挥,平定三藩之乱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①项是乾隆帝时期,为给乾隆帝祝寿,安徽的三庆班等进京演出;因此①错误。在康熙年间,制瓷工艺提高,粉彩瓷器出现;收复台湾,平定三藩之乱。因此②③④均正确,故选D。
点评:在清朝康熙、雍正和乾隆年间,清朝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较快,进入到一个盛世局面,被称为“康乾盛世”。在康熙年间,收复台湾,平定三藩之乱,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在经济领域,手工业中出现了粉彩,农耕经济发展到比较高的程度。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说:“洋布、洋纱、洋花边、洋林、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柏树皆弃为不材;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 …… 华民生计,皆为所夺矣。”这表明西方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①使中国社会传统的经济生活开始改变???
②使中国传统的经济面临严峻挑战
③在一定程度上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④大幅度提高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水平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和提取信息能力和准确把握历史概念的能力。通过洋货在中国大量应用可知中国传统社会物质生活被迫改变,因此①正确。通过“女红失业”、“ 业冶者多无事投闲”、“ 华民生计,皆为所夺矣”可知②正确。而传统手工业的破产则是自然经济瓦解的重要标志,因此③正确。材料侧重于强调西方经济入侵对中国社会的破坏性、灾难性的作用,并未大幅度提高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所以④项不正确。学生应该学会分析西方经济入侵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以及自然经济解体的表现。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