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一)

时间:2017-02-07 23:31:5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近代新式交通工具的是 [???? ]
A.马车??????
B.轮船???????
C.火车?????? 
D.自行车



2、判断题  下列中国轮船业发展进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西方列强垄断中国江海的运输业
B、洋务派首次打破列强的垄断局面
C、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垄断全国的轮船运输业
D、新中国成立后由较快发展到比重下降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电报作为近代科技发展的产物,真正进入中国人的视野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当时,列强为了利用电报这种全新的通讯工具,提高政令军情传达的速度和效率,加强对中国的侵略、控制,提出了在中国铺设电线的要求,但遭到清廷婉拒。1874年,日本发动侵台战争。清廷看到了通讯工具落后、消息闭塞的害处,朝野上下对电线铺设与否展开争论。而此时列强加快了使电报进入中国的进程。1871年;英国人悍然在香港与上海之间铺设了电线。总理衙门对既成事实消极应对,允准铺设水线,仍禁止铺设陆线。李鸿章则主张,既然抵挡不住洋人,不如立足现实,自行铺设电线、举办电报事业。1877年,直隶总督李鸿章最终主持自行铺设了从天津机器东局至直隶总督衙署的电线,随后命于大沽、北塘炮台铺设直达天津电线,并号令淮军各营,顷刻响应。自此,近代中国的电报业发展起来。
材料二 1949年以后,中央人民政府加大投入迅速恢复和发展通信。1958年建起来的北京电报大楼成为新中国通讯发展史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国内最早研制投产的电传机当数1955年问世的55型电传机,此后,国产电报机研发技术不断进步,60年代,“中文电报译码机”问世,可以自动把电码译成汉字,其译印速度相当惊人,每分钟高达2800个汉字,平均速度为每分钟1500个汉字。国产电报机逐渐成为内地市场的主流并组成了国内较为庞大的电报通信网,到1987年,我国已有65个城市开放了用户电报业务,初步形成了以北京上海为国际业务终端局、以省会城市为骨干的国内、国际用户电报网络体系。
材料三 2001年8月1日,从那天起,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取消公众电报业务中的特急和加急业务。此举预示传统电报业务正在淡出百姓的生活,北京电报大楼几乎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而今天,这座著名的电报大楼里的电报业务柜台“蜷缩”在一个很不显眼的地方,每天打电报的用户也只有几位。
(1)根据材料一,指出清廷对电报的态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历程,并分析其发生变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电报业在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初期得以快速发展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简析其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题  推动中国有线电报出现的相关人物是? [???? ]
A、李鸿章
B、张之洞
C、丁日昌
D、刘铭传



5、判断题  中国的火车经历了由图一经历图尔、图三到图四的变化。出现这一历史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


图一蒸汽机车
图二内燃机车

图三高速列车
图四磁悬浮列车
A.新中国的成立
B.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C.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就
D.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