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大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七)

时间:2017-02-07 23:17:2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汉武帝所努力缔造的政体,究其实,是在意识形态层面上将儒家学说作为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基础,而在具体实践层面上则将法家学说作为统治权术来运用。”对以上材料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汉武帝治国施政之术的核心在于“尚法尊儒”,即同时尊奉儒、法两家的学说
B.“独尊儒术”并不意味着完全杜绝其它学说
C.儒家思想成为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的精神工具
D.儒家思想从此沦为法家的附庸,其“仁政”思想被剔除出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汉武帝尽管接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实际上依然重视法家思想在治国中的重要作用,所以A B C三项说法正确符合 史实,D项说法错误,此时儒家思想处于独尊地位不可能沦为法家的附庸,所以答案选D。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在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女子应具有“三从四德”;到清末和民国初年,女子应享有六种权利:(一)入学之权利。(二)交友之权利。(三)营业之权利。(四)掌握财产之权利。(五)出入自由之权利。(六)婚姻自由之权利。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
B.辛亥革命的推动

C.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D.中国近代经济发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鸦片战争前,中国对英国贸易处于出超地位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英国工业品价格昂贵
B.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体地位

C.中国市场不需要英国的工业品
D.中国政府限制英商货物进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为最佳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具有封闭性和排他性的特点的理解.这一特点决定了自然经济对英国输华商品具有一定的抵制作用。A项英国工业品价格昂贵与事实不符。事实上,英国输华商品与中国同类商品相比,价廉物美。C项“中国市场不需要英国的工业品”这一观点太绝对化,市场总是具有一定的互补性的。D项中国政府限制英商货物进口,这是由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决定的,而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主要原因则是: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体地位和封建制度的衰落。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据记载:1903-1908年,中国平均每年注册的工厂为21.1家。而在1913-1915年,平均每年注册工厂就有41.3家,1916-1919年更是达到年均24.6家。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
①清政府放宽了对民建设厂的限制?????
②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③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实业的法令
④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短暂的春天”的背景。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限制是在19世纪末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当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而从本题材料中给出的时间来看,处于辛亥革命之后,一战期间。故应为“短暂的春天”的背景。故本题选B。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这首民谣应出自(???)
A.鸦片战争时期
B.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C.甲午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不杀洋人誓不完”揭示当时的主要矛盾是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结合“哪怕皇上服了外”综合分析,判断是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