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模板《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7-02-07 23:05:1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政治角度讲,有为百姓而“鸣”,有为统治者而“鸣”, 冯天瑜曾指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其中为百姓而“鸣”的民本思潮和为统治者而“鸣”专制主义分别是
A.墨家、儒家
B.法家、道家

C.儒家、法家
D.道家、儒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儒家强调统治者实行仁政,反对苛政和刑杀;道家主张无为,反对过多的扰民;儒家和道家是为民而鸣。法家思想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是为君主而服务的。故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西汉建立之初的约70年的时间里政治上的指导思想是

A.法家思想
B.道家的黄老之学
C.儒家的仁政
D.董仲舒的儒家思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西汉初年需要恢复经济,为适应修养生息政策的需要,黄老思想一直占支配地位。黄老之学是道家学说的两派,强调“无为而无不为”,既尊重自然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黄老之学使西汉初迅速恢复了元气,故B为正确答案。汉武帝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黄老之学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逐渐被董仲舒新儒学代替,D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汉初的政治主张。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广东省新会县城城隍庙的庙门上镌刻着一副楹联:女无不爱,媳无不僧,劝天下家婆,减三分爱女之心而爱媳;妻何以顺?亲何以逆?愿世上人子,将一点顺妻之意以顺亲。这副楹联实质上说明了(   )
A.忠恕孝梯是巩固家庭和睦的前提
B.维护家庭和睦是重大的社会责任
C.血缘关系是维系家庭和睦的纽带
D.宗法观念是维护家庭和睦的基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妻何以顺?亲何以逆?”、“愿世上人子,将一点顺妻之意以顺亲”等,题干的核心,牵涉到婆媳关系,儿子与宗亲等关系,可知,实际上即在强调家庭关系的和睦。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B项表述准确,符合题意,正确。ACD三项与题干核心意思无关,不正确,排除。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维护家庭和睦的社会责任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中国的思想文化多姿多彩。有的倾向压抑人性,有的倾向个性自由。其中贯穿着讲求个性自由的是(  )  
①朱熹理学的主旨    ②庄子的思想诉求    ③文人画的创作风格    ④李贽的离经叛道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本题考查中西方思想家相关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选项:朱熹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压抑摧残了人性,故,①错误,排除。②③④三项表述正确,均能体现出追求个性自由。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其余ABC三项均不正确。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道家学派的思想主张·庄子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朱熹的思想主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李贽的思想主张;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中国的古代艺术·绘画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对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适应了汉武帝政治“有为”的需要
B、实质是兼采百家之长,儒法合一
C、推动了儒学教育的发展
D、是中国封建思想专制的开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