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2-07 22:57:46
1、判断题 诗文证史
某校高三历史老师布置同学们自学《现代史学名家》一课,小王同学对陈寅恪提倡的“诗文证史”方法特别感兴趣,查找到以下材料,并提出若干问题:
材料一??诗文证史法,或曰诗史互证法,即一方面以诗文或小说来证史,或补正史事的阙误,或别备史事的异说;另一方面,以史来证诗文或小说,或考证作品的今典,或寻绎诗文的通解。
材料二??以诗史互证,自推陈寅恪先生为最著。陈先生才思高敏,学养深厚,能就诗史曲折互证,成其新解。他说:“我之所以要搞唐诗证唐史,是因为唐代自武宗之后的历史记录存在很多错误。但唐代的诗歌则保留了大量的历史实录,唐史的复杂性与接触面广这些特点,都在唐诗中有反映,成为最原始的实录。文章合为时而作,所以唐诗中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
——摘自上师大古籍研究所虞云国《陈寅恪史学方法论》
问题:(8分)
(1)依据“诗文证史”法,如进一步探究古代两河流域、古代印度和希腊的历史,你认为应该特别重视哪些史诗的证史价值?(3分)
(2)除“诗文证史”的研究方法,请再举一例证史方法并作简要介绍。(3分)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诗文证史”这一治史方法?(2分)
参考答案:(1)史诗:两河流域——《吉尔伽美什》、古代印度——《摩珂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欧洲联合、日本的崛起和中国的振兴,最主要的意义是???
①.标志着世界多极化 ??????????????②.形成与美苏抗衡的新力量
③.发展中国家活跃于国际政治舞台???④.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最主要意义应从对历史发展趋势的影响来看,欧洲联合、日本的崛起和中国的振兴使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严重地冲击着两极格局,从而使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欧洲联合、日本不是发展中国家,而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故②、③、④正确。
点评: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是二战后国际格局发展的主要趋势。多极化是一种趋势,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到目前为止,多极化并没有定型为某一基本的世界新格局。世界多极化中的任何一“极”或者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或者具有巨大的国际政治影响力,这两者通常是相辅相成的,共同构成了综合国力的两大方面,所以对多极化可以主要从经济上实力的增强和政治国际影响力的提高两个方面来理解。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图反映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其中F1为动力,F2为阻力,F1>F2的情况最可能出现于
A.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B.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期间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F1>F2就是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是最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时期,所以F1>F2的情况最可能出现于A.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有学者认为美国1787年宪法“充满了理性精神的妥协”。这种妥协主要表现在()
①大州与小州之间②中央与各州之间?③北方与南方各州间?④立法、行政与司法间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美国立法属于国会、行政属于总统、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三者独立平等,相互制约,排除④。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请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根据上述三图,分析近代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6分)
材料二 1913年张謇发表《宣布就部任时之政策》一文,对其一贯倡导之棉铁主义加以抒发,特别是:“至于铁矿,需本尤重
参考答案:
(1)自然经济开始瓦解;(2分)清政府发起洋务运动,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读图识图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分析主题2材料,图1反映了中国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破产;图2反映了洋务运动兴起;图3反映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近代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上述三个方面。
(2)本题考查学生史料解读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至于铁矿,需本尤重,非用开放主义,无可措手”可以分析张骞的关于民族工业发展局限的认识和解决的办法,主张引进外资。
(3)本题考查学生综合比较分析和概括归纳能力。注意结合当时的国内外局势进行回答。从材料可以分析的出,国内战乱不断,官僚资本对此进行挤压,民族工业发展阻力重重,外因方面主要从外部经济危机的影响和外国帝国主义的入侵等。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