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七)

时间:2017-02-07 22:51:1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列是两则反映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民主建设的材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居住边区境内之人民,年满十八岁者,无阶级、职业、男女、宗教、民族、财产与文化程度之区别,经选举委员会登记,均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材料二 历年征战未离鞍,赢得边区老少安。耕者有田风俗美,人民专政地天宽。实行民主真行宪,只见公仆不见官。陕北齐声歌解放,丰衣足食万家欢。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哪一时期的“边区”民主建设?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材料一:抗日战争时期;各个阶级都享有平等的选举权和被选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对全面抗战路线的理解,正确的是

A.在国共合作基础上的全面抗战
B.国共两党亲密合作,共同抗战
C.在国民党领导之下的全国抗战
D.在国际正义力量支持下的抗战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所谓全面抗战路线就是指在国共两党合作基础上的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故A项答案正确。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举行的和平谈判有
①重庆谈判②北平谈判③南北议和④西安谈判[????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鸦片战争之前广州被称为中国人看世界的窗口,这主要是由于清朝的(?)
A.海禁政策
B.文化禁锢政策
C.闭关政策
D.禁止鸦片政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先生认为“革命尚未成功”,为此,他又进行了进一步的努力和探索。分析“革命尚未成功”的含义。20世纪20年代前期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取得了哪些进步,克服了以往斗争的哪些缺陷?结合国内外背景简析其取得进步的原因。


参考答案:含义: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彻底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本题解析:“革命尚为成功”的含义可从辛亥革命的结果和局限性去分析。进步方面可从孙中山在历次革命失败后的努力分析,包括改组国民党、发展三民主义、建立黄埔军校、国共合作等几方面。克服的缺陷可从历次革命的失败的原因分析。进步原因国内则从共产党对国民党的态度分析,国外原因则从俄国十月革命对孙中山的影响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