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7-02-07 22:36:4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汉武帝之后儒学之所以逐渐成为主流思想,原因有????????
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实施????②儒家经典被国家规定为学校教科书?
③中央太学的设置??????????????????④地方教育系统的初步建立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是考查学生儒学逐渐成为主流思想的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得出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选项中的①②③④都是。所以选D。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记载,根据那个时候(五口通商后)西方人的观察,“中国工人颇多,有用之不竭之势。所得区区工价,实非美国工人所能自给。上海如此,他处尤为便宜,盖该口工价已较内地丰厚。致远方男女来谋食者日繁有徙,虽离家不计也。”材料中这一状况出现的原因
A.近代社会经济结构变动
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

C.农业商品化程度提高
D.洋务运动的开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鸦片战争后,我国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农民纷纷破产,为了生计,很多人开始进城务工,所以出现材料中“致远方男女来谋食者日繁有徙,虽离家不计也”的情况。所以答案选A。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美国总统尼克松在20世纪70年代接见《时代》周刊记者时表示:“如果我有生之年有什么事要做的话,那就是到中国去,如果我不能去,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够去。”这段话的实质是
A.尼克松敬仰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
B.尼克松渴望看一看新中国

C.美国急于改善与新中国的关系
D.美国人对新中国不了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越顶外交”一词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日本媒体将当时世界一大国绕过日本率先访问另一国家的外交举动称为“越顶外交”。与“越顶外交”一词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毛泽东访问苏联
B.邓小平访问美国

C.尼克松访问中国
D.周恩来访问印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时准确理解“越顶外交”的含义,注意“20世纪70年代”时间限制,再结合20世纪70年代世界外交史,且符合“绕过日本率先访问另一国家”的外交事件指的是1972年尼克松访华,故正确答案为C。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63年11月4日,时任美国总统肯尼迪在记者招待会上曾说:“如果赤色中国人表示希望同美国,同它周围的国家和平共处,那么很明显,美国会重新估计它的政策。我们并没有和一项敌视中国的政策结下不解之缘。”肯尼迪的讲话说明
A.美国改变了对中国的政策
B.美国遏制和孤立中国的政策只是临时性的
C.古巴导弹事件影响了美国的对华政策
D.美国政府的对外政策主要是由总统决定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肯尼迪的讲话表明美国愿意调整敌视中国的政策,改善同中国的关系,联系题干时间信息和国际背景可知,这发生在古巴导弹事件之后。新中国成立后,美国长期推行孤立新中国的政策,A、B不对;美国的重大对外政策如宣战、媾和等决策权属于国会,D项说法错误。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