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2-07 22:36:24
1、判断题 “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横批“综合平衡”是周总理1962年在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的即兴对联。此联是对当时党中央哪一路线方针通俗易懂的注解(???)
A.“一化三改造”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B.“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总路线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题干中“1962”、“农轻重综合平衡”是解题的关键,结合所学可知对联是对60年代初纠正左倾错误的八字方针的概括。针对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中国经济造成的严重困难,中共中央在1962年对国民经济进行了调整,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因而在时间与内容上A、B、C均不合题意,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世纪初,爱因斯坦从相对论的思想出发,提出了著名的质量能量公式,为核能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二战爆发后,爱因斯坦向美国总统罗斯福提出建议,应抢在纳粹德国之前研制出原子弹。……但当他得知美国向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平民伤亡惨重时,感到非常痛心,他说:“致信罗斯福提议研制核武器,是自己一生中最大的错误和遗憾。”他后悔当初从事科研,“早知如此,我宁可当个修表匠。”
材料二?邓小平指出:“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材料三?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穆罕默德·巴拉迪获得了2005年诺贝尔和平奖。他在颁奖典礼上说:“我坚信,假如我们希望逃过自我毁灭的下场,我们集体良知和安全保障体系内就不该允许核武器存在。”“为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必须彻底确保不会有更多国家拥有核武器。”巴拉迪还强调了国际原子能机构在监督和平利用核能方面扮演的角色,即确保核材料仅被用于发电、医疗、研究等方面。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爱因斯坦对制造和使用核武器的主张。(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发展核武器的目的及其意义。(4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当前核问题的认识。(2分)
参考答案:(1)研制核武器作为预防法西斯核战争的手段;反对把核武器作为
本题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两位历史人物所说话语的用意和基本立场。第(1)问中的实质通过材料中的关键词语“爱因斯坦向美国总统罗斯福提出建议,应抢在纳粹德国之前研制出原子弹”“平民伤亡惨重时,感到非常痛心”即可得出答案;也就是说从爱因斯坦对和平的基本立场和他的态度两个方面来考虑。第(2)问既根据材料二又必须结合所学知识,才能答出第(3)问启示类题目必须按前两问来答。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实业救国”是张謇等人的重要梦想。这种梦想的进步性在于(???)
A.反映了人民群众抵制侵略的愿望
B.反映了民族资本家争取国家繁荣的努力
C.反映了爱国官僚推行新政的要求
D.反映了社会各阶层争取政治权利的现实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解决本题需要明确张謇的阶级属性,他虽曾是清末的状元,但后来他弃官从商开始了实业救国,成为了民族资产阶级,所以答案应该选择B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在西南等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的主要任务是
①废除剥削制度?②消灭阶级压迫?③统一国家财政经济④建立社会主义经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③是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央人民政府为恢复国民经济采取的一系列有效措施之一,与西南等少数民族进行民主改革没有关系,故排除含③的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统区强化对经济的全面统治,从而造成膨胀的资本是:(??)
A.买办资本
B.日本资本
C.民族资本
D.官僚资本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国民政府的经济政策。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实行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控制。国民党官僚阶层乘机加强对经济的控制,压榨民族企业,官僚资本恶性膨胀。相反,民族企业却日益萎缩。所以应选D。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