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2-07 22:20:36
1、选择题 有人形容某次中日战争说“日本与中国战,并不是日本与全中国战,不过是与北京政府战”文中的“战”指的是
A.甲午中日战争
B.台州之役
C.多伦之战
D.抗日战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天津临时政府委员会”第299次会议记录显示,该委员会支付给公共工程局的右列款项用于履行这一项条约。这一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从图片“拆除山海关大沽炮台”的文字可知这反映了《辛丑条约》中“拆除山海关至北京铁路延线要地炮台,允许外国军队进入北京驻扎”的内容,故答案选D项,A B C三款条约中均无此条内容。
考点: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不平等条约
点评:材料考查了学生对《辛丑条约》的识记,识记能力是高考能力考查层次中的最低端, 历史事件、时间、事件内容的考查是高考历史试题中的常见题,主要涉及对教材中知识点的识记,在平时的学习中必须加强时间、事件、事件内容方面的记忆。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马关条约》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是
①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②直接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造成国家财政困难 ④中华民族面临空前严重的危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甲午战争后,列强大肆进行资本输出,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故②不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有人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作为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
①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
②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开始向资本输出为主转变 ??
③中国社会两大矛盾汇流,集中表现在反对清朝统治的斗争上??
④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联系史实可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①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③中国社会两大矛盾汇流,集中表现在反对清朝统治的斗争上、④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以上说法都符合史实;②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开始向资本输出为主转变,这一说法是错误的。列强对中国资本输出应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故此题应选D项。
考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点评:此题为组合选择题。此类选择题的每个备选项都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知识点组成,要求选出其中正确的一组,实际上是多项选择题的变形。将同类选项按一定关系进行组合,通常在题干中列出三组或三组以上的历史知识,并冠之以数字序号,然后分解组成备选答案作为选项。也可以构成否定形式,可据题意从选项中选出符合题干的应该否定的一个组合选项。解答时可采用选基法或列式法。首先,选定一个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的答案为基点,然后顺藤摸瓜,选出答案。列式法是将所有选项的数字列坚式,四个选项都有的可确定,其他排除,从而缩小思考范围,在此基础上进行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甲午中日战争时,慈禧太后命人向李鸿章询问对策,李鸿章愤怒地说:“总理度支(户部),平时请款驳诘,临事而问兵舰,兵舰果可恃乎?……政府疑我跋扈,台谏参我贪婪,我再呶呶不已,今日尚有李鸿章乎?”在李鸿章看来,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在于
A.军费不足、朝廷猜忌和同僚的倾轧
B.慈禧太后的责难和阻挠
C.户部的刁难和战略的失误
D.敌军的强大和情报的缺失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李鸿章的话中反映了他对军费不足、朝廷猜忌和同僚的倾轧的愤怒,并认为这是甲午战败的原因。故A项正确。
考点: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
点评:本题是从李的角度来分析战争失败的原因。失败的原因包括客观原因与主观原因等。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