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练习版)(七)

时间:2017-02-07 22:17:5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对日本的援助。


参考答案:错误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日本经济的发展,在80年代的日本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但是马歇尔计划援助的是西欧国家,没有日本,所以该题目叙述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著名学者胡绳说:“近代中国在20世纪初处于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实现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这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诸多因素”指:
①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④中国无产阶级的壮大
A.①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为材料型组合式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中观点的分析理解能力。本题实际上是考查学生对在20世纪初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实现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的原因分析的能力。20世纪初,特别是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促使中国无产阶级的壮大,这就为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实现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创造了经济和阶级条件,同时,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人民指出了解放的道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实现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提供了思想基础。故选取C。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徐中约教授提出:“近代中国历史的特征并非是一种对西方的被动反应,而是一场中国人应付内外挑战的主动奋斗,他们力图更新并改造国家,使之从一个落后的儒家普世帝国,转变为一个在国际大家庭中拥有正当席位的近代民族国家。”对该观点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特别强调了中国奋斗的历史
B.突出了中国人为国为民的主动性

C.把中国与世界作为两个概念对立起来
D.认为中国与世界是互相融合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化。从材料看,作者认为,近代中国历史是“一场中国人应付内外挑战的主动奋斗”,故A、B正确。从中国“转变为一个在国际大家庭中拥有正当席位的近代民族国家”可知D正确。C表述与材料信息不符,故选C。
点评:近代中国史是一部列强侵华的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奋斗的历史,呈现两大线索:列强侵华史和中国人民的抗争史。侵华史包括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等;抗争史包括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都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010年中秋节,刘铁收到他在台湾伯父的一封信,信中鼓励他在大学好好深造,将来为两岸交流多作贡献,若该信落款采用中华民国纪年,应是民国
A.96年
B.97年
C.98年
D.99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公元元年是1912年,通过计算可知是民国99年,本题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光绪年间的一本书描绘当时的上海“西人所购者,以丝茶为大宗”,“其售于华者,呢、布、羽毛等物,消亦不细(销售量也不少)”。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
A.民族工业集中于上海
B.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上海成为国际大都会
D.小农经济彻底解体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从材料“西人所购者,以丝茶为大 宗”说明中国成为西方原料产地;又从“其售于华者,呢、布、羽毛等物,消 亦不细(销售量也不少)”说明中国成为西方商品销售市场,故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