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7-02-07 22:15:3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秦灭六国后,秦王嬴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

A.宣扬托古改制
B.承袭华夏传统
C.突出个人功业
D.标榜君权神授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皇帝之称是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功过五帝、德高三皇”,因此,把三皇与五帝的名称合为“皇帝”,说明他认为王的称号不足以显示自己的权势和地位。A项说法错误;B、D项可体现,但与题意不符。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秦朝“三公”的权限中,属于御史大夫的是
①负责管理军事???②负责监察百官???③掌管律令?④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秦朝“三公”中太尉负责管理军事,丞相帮助皇帝处理政事,用排除法把有①④的选项去掉,只能选A项。
考点:秦朝中央官制——御史大夫
点评:此题也可以分别考查秦朝“三公”中太尉、丞相的职责。
还可以设计为:秦朝百姓如果告官,按照秦朝中央官吏的职责,他应当找: ——御史大夫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汉初的政治制度与秦朝时最大的不同是

A.中央官制
B.皇帝权力
C.地方行政设置
D.独尊儒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在中央政治制度方面,汉承秦制,故A、B不正确;“独尊儒术”是汉武帝为巩固统一而思想上采取的措施,故D项不正确;秦在地方实行郡县制,汉实行郡国并行制,这是汉初的政治制度与秦朝最大的不同,故答案选择C项。
考点:本题考查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点评:关于中央集权制度,命题主要从以下角度:(1)古代中国封建王国问题的形成原因及其解决方案;(2)诠释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内容或对相关材料作出的正确的解读,并分析其意义和影响;(3)比较认识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理解古代中央集权的发展历程。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下图是秦朝的铜权。权身刻有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统一度量衡的诏文和秦二世元年(前209年)诏文。下列有关铜权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铜权上刻的文字是小篆
②铜权可作为秦朝统一度量衡的物证
③铜权表明秦朝商品经济繁荣
④铜权可用来研究秦朝的冶铸业

?[???? ]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秦朝地方百姓如果有了纠纷,需要打官司的话,按秦朝官吏的职责,他应当首先找

A.御史大夫
B.县令
C.丞相
D.郡守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