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练习版)(三)

时间:2017-02-07 22:13:0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竹枝词是一种由民歌发展而来的文人诗体,它具有通俗易懂、不拘格律、以诗存史等特点。有两首这样写道:“靠左边行分两旁,章程订立本周详。马车别有通融法,飞走中间亦不妨。”“一平马路真如邸,信步行来趣更奢。眼底耳根两清净,从今不见破骡车。”对上面的两首竹枝词解读正确的是(???)
A.传统交通工具完全被新式交通工具取代
B.出现了顺应时代特点的道路交通规范
C.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风俗造成严重冲击
D.中国近代交通工具依赖进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的“靠左边行分两旁,……飞走中间亦不妨。”和“一平马路真如邸……从今不见破骡车。”可以看出,中国近代已出现新的交通方式,并制定了新的交通规则,但传统交通工具马车仍大行其道,所以B项符合题意,A项表述错误,C D两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点评:创设新情境,挖掘新史料重新认识和解读历史是当下高考命题方式的主流方向和趋势,材料以诗歌的形式再现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迁,这种模式已成为高考普遍采取的新方式了,这样不仅能够考查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还能考查学生对近代社会变迁内容的准确把握。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下表为“文革”期间工农业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这些数据表明?

?年份
??? 1967
??? 1968
??? 1973
??? 1975

比上年增长
???一9.6%
???一4.2%
??? 9.2%
??? 11.9%


?
A.“文革”时期工农业产值时落时起
B.“文革”对工农业生产的冲击是有限的

C.九一三事件后,经济迅速回升
D.周恩来、邓小平主持工作时经济迅速回升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从表格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表格中有两个时期经济迅速回升,这是由于周恩束、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时的努力。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仪式上3000名演员吟诵着《论语》中的名句——“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这是为了突出中国传统文化中
A.儒家的思想
B.墨家的思想
C.道家的思想
D.法家的思想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论语》是孔子的弟子整理孔子的言论编著而成的,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71年10月联合国大会第二十六届会议举行了关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专题辩论,美国和日本则合伙炮制了两项提案,一个是所谓“重要问题”,需要三分之二的多数票才能通过。另一项提案是所谓“双重代表权”提案。美国与日本主要意图是(???)
A.继续孤立和封锁中国
B.阻止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

C.确保蒋介石集团为合法政权
D.制造两个中国,分裂中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所谓的“双重代表权”,即同意北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和台北的国民党政权都拥有席位,其实质是制造两个中国,分裂中国;故本题选D。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韩非在批评某家学说时说:“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于乱”。他批评的是
A.法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儒家学说
D.墨家学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于乱”的含义是指儒家道义充斥于朝堂但国家仍然不能陷入混乱,由此不难得出韩非子是在批评儒家学说治国无方,故答案选C,A B D三项与题意不符。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