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大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7-02-07 22:12:4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前四世纪是东西方哲学思想发展的重要时期,当时儒家的“民本思想”与智者学派的“人文主义”思想出现的社会背景主要的不同是??????(???)
A.讨论主题不同
B.诞生的政治氛围不同

C.价值取向不同
D.所处的历史阶段不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注意本题考查的是两者“社会背景”的不同,所以选B。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下图是民国初年婚礼图片,从中反映出当时近代中国在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上的变迁是

A.男女平等的实现
B.中国传统婚礼的废弃
C.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
D.呈现出中西合壁、土洋并存的特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图中人物的穿着及礼仪可以看出近代中国在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上呈现出中西合壁、土洋并存的特征。故选D。A、B两项与中国近代史实不符且从图中无法得出;C项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现的变化。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农民申纪兰,是全国唯一的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当记者问她五十年来当代表和感受时,她深有感触地说:“1954年上北京的时候,我感到的是光荣。今天我上北京时,感到的不仅是光荣,更多的是责任。那么,申纪兰1954年上北京参加的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的最重要成果是
A、选举了国家领导人     B、通过了《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强调了坚持民主集中制   D、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从将法仅当作统治和控制社会的工具,提升到将法作为一种价值理念和治国方略的高度,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和治国方略的历史性转变。下列文献中明确提出这一理念的是
A.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1980年《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D.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新时期依法治国理念的形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了《宪法》,正式把这一治国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因此D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有人说“近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古代中国什么都不禁,唯独禁人的本能。”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主要依据是
A.启蒙思想;格物致知
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C.人文主义;程朱理学
D.信仰得救;致良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近代欧洲文艺复兴,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宣传资产阶级主张,打着人文主义的旗帜,肯定人自然的本性和欲望。古代中国程朱理学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扼杀人性,维护封建社会统治秩序。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