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7-02-07 21:29:5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丁卯(日),虏至,掳;己巳(日),河北路镇守(使)往击之,战酣”。这段史料所记述的事件应该发生在以下朝代中的[???? ]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 材料一 地方察举与公府征辟,为东汉士人入仕之途。此两制皆起于西汉。两汉的察举制,大体可分为在先的“贤良”与后起的“孝廉”两大项。“贤良”所举大抵为现任之官,“孝廉”为孝子廉吏之称……与察举相辅并行的,尚有征辟制。
——引自《国史大纲》
? 材料二 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事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为成法,自魏至晋,莫之能改。……而举世人才,升降盖寡,徒以冯(凭)籍世资,……刘毅云“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者也。?
——自《宋书·恩幸传》
? 材料三 大唐贡士之法,多循隋制:其常贡之料,有秀才,有明经,有时法,有书,有算。自京师、郡、县,皆在学焉。
——引自《通典·选举·历代制下》
请回答:
(1)据以上材料指出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选官制度,并说明选官标准的发展变化。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从社会发展角度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材料对今天的干部选拔有何启示?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两汉察举制;魏晋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变化:察举制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北宋时曾与辽、西夏形成三国鼎立的局势;南宋与金也曾形成长期对峙的局面。这两种局面被打破,分别是源于哪个民族的崛起? [???? ]
A.契丹族、党项族
B.契丹族、女真族
C.党项族、女真族
D.女真族、蒙古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金庸在武侠小说《神雕侠侣》中虚构了主角郭靖大侠在南宋末年一直坚守襄阳(今湖北)抵御外族进攻。郭靖所抵抗的“外族”是 [???? ]
A.契丹????????????
B.女真???????????
C.党项?????????
D.蒙古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易中天先生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写道:“作为集权主义者,尤其是那些倾向于专制和独裁的‘雄略之主’,几乎没有一个人会认为前朝的覆亡乃是因为过度的集权。他们只会得出相反的结论,因此,他们的吸取教训,也只能是专制、专制、再专制,集权、集权、再集权。”汉武帝、宋太祖、明成祖这些“雄略之主”加强专制集权的相似措施是[???? ]
A.设立新的中枢权力机构,分割削弱相权
B.设立新的中枢权力机构,加强专制皇权
C.沿用秦朝以来的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
D.通过科举制和监察制,加强官僚队伍建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