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古代中国的经济》试题预测(2020年最新版)(五)

时间:2021-07-03 05:34:2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凡市,以日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唐朝的这种政策反映出
①市有严格的空间限制            ②市有严格的时间限制
③本质上体现出政府的抑商政策    ④夜市的繁荣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1分)
材料一 中国古代农业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它毕竟主要是在小农分散经营的条件下形成的……由于传统农具明清后没有继续得到改进,由于人口增加,劳动效率低下,这极大地限制了其他经济文化事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尽管中国古代很早就出现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业生产的思想……但在封建制度和分散经营条件下,不可能更大规模合理利用经济资源协调发展。                                                            
——李根蟠《中国古代农业》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3分)
材料二 明清时期手工业的兴盛突出反映在民间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办工场、作坊,占据了主导地位。……在这种背景下,开始孕育出主要通过对运用生产技术和调配劳动力等环节加强管理来提高经济效益的新型地主经营;从手工场主、包买商中转化出类似西方的资本主义劳动组合中的早期“资本家”。……据《明神宗实录》、乾隆《苏州府志》等文献记载:“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主。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表明自明中后期至鸦片战争前,已经进入产业革命和工业化的准备阶段并向工业文明发展的过渡阶段。                                                    
——曹大为《明清农耕文明的鼎盛及其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的殒落》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我国手工业领域出现的新变化。(3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中后期至鸦片战争前手工业发展中所孕育的新型生产关系的发展特点,(2分)并分析其原因。(4分)
材料三 从鸦片战争以来,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桎梏便是帝国主义国家通过不平等条约体系强加于中国的协定关税……1929年以后,国民政府比较成功地通过与列强各国的交涉,实现了关税自主,在1927年以前,外国货物在中国的实际进口率只有4%,1931年则提高了10%,1933年提高了20%,1934年更是达到了25%。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的1936年,成为民国史上各项经济指标最好的一年。以事关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业而言,由于有了较为长期的发展规划,并设置了像资源委员会这样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发展最为迅速。
——步平、荣为木主编《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全史》(摘编)
(3)据材料三,分析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4分)及原因。(4分)材料中运用数字对历史进行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有何优势?(2分)
材料四:最近十几年里,对我们日常生活以及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影响最大最深刻的莫过于市场了。……然而,有将近四十年的时间,市场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逐渐退出乃至消失,以至于整整一、二代中国人对于市场完全地感觉陌生。                                                                        
——《市场·国家·公共领域》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中建国“将近四十年的时间,市场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逐渐退出乃至消失”的主要原因。(2分)


参考答案:
(1)分散经营;劳动效率低下;经济资源协调能力不高。(3分)
(2)新变化:①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办工场作坊,占据了主导地位。②纺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③形成了包括新型地主手工场主,包买主等早期“资本家”。(3分)
特点:发展缓慢(2分)
原因:重农抑商,闭关锁国,封建制度的阻碍。(任答两点4分)
(3)特点:基础工业发展较为迅速(或重工业发展较为迅速(4分))
原因:实现了关税自主;制定较为长期的发展规划;设置综合经济管理部门;(任答两点4分)
优势:使历史研究更加科学、严谨,更具说服力。(2分)
(4)主要原因:计划经济。(2分)


本题解析:(1)特点从材料一中概括即可,依据分值可判断出三个要点,注意划分材料层次,从“但它毕
竟主要是在小农分散经营的条件下形成的”“ 劳动效率低下,这极大地限制了其他经济文化事业发展的广
度和深度”“ 在封建制度和分散经营条件下,不可能更大规模合理利用经济资源协调发展”的信息来概括
即可。
(2)第一小问新变化依据材料二来归纳即可,依据分值可判断出3个要点,从“突出反映在民间私营手工
业迅速发展,取代官办工场、作坊,占据了主导地位”“ 开始孕育出主要通过对运用生产技术和调配劳动
力等环节加强管理来提高经济效益的新型地主经营;从手工场主、包买商中转化出类似西方的资本主义劳
动组合中的早期资本家”“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的信息来归纳即可;第二小问结合所学
知识来归纳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特点,可归纳出发展缓慢;第三小问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制度、政
策等角度来分析,可得出重农抑商,闭关锁国,封建制度的阻碍。
(3)第一小问从材料三中“以事关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业发展最为迅速”的信息来概括即可,原因可从
材料三中“1929年以后,国民政府比较成功地通过与列强各国的交涉,实现了关税自主”“由于有了较为长
期的发展规划,并设置了像资源委员会这样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的信息来归纳即可;第二小问优势可从
历史研究的科学性、说服力等角度来思考分析。
(4)结合材料信息,联系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的计划经济体制可分析出主要原因在于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小农经济的特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
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资本主义萌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国民党统治前期民族工业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有关下图所示耕作方式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是精耕细作农业的表现
B.垄台土层厚,土壤空隙度大,不易板结,利于作物根系生长
C.可以保苗抗旱,但不利于休养地力
D.此法叫做垄耕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图中耕作方法是西汉赵过的代田法,代田法是垄作法的发展。第一年把庄稼种在沟里,出苗后,逐渐把垄上的草和土培到苗根上。第二年在原来的垄上,在如法开沟栽种。这是一种合理利用地力,保苗抗旱的栽培方法。故C项说法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代田法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刘邦即位之初曾下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其夫人吕后当政时强调:“市井之子孙不得仕宦为吏”。这说明西汉初年对商人实行的政策是
A.休养生息
B.限制商人
C.禁止经商
D.反腐倡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汉初商人不能穿丝绸、乘车,吕后时强调商人的子孙不能当官、吏,反映了当时对商人实行“限制商人”的政策。A项休养生息不属于商业政策;C表述绝对化、D明显错误。因此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商业·重农抑商政策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本题满分17分)
材料一 “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