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7-03 05:28:26
1、选择题 在我国古代,秦朝设立丞相,明朝废除丞相。下列对这种现象的评析正确的是( )
A.都是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B.都是国家统一的需要
C.都是因为相权威胁皇权
D.都体现了权力的互相制衡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秦始皇设立丞相,辅助皇帝处理政务;此后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一直存在,明太祖认为相权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下令废除丞相。由此可以看出,丞相的设立和废除,都是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故选A。
考点:宰相制度
点评:丞相的的废立,是君权和相权之争的结果,这一过程就是我国古代封建专制统治不断加强的过程。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2010年6月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开始,在2005年进行的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中显示,我国男女人口比例为106.30∶100。新生儿性别比例失调,这说明重男轻女观念仍然存在。下列关于这种观念形成的历史原因表述中最恰当的是:( )
A.宗法制
B.科举制
C.近代新式教育的推广
D.郡县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迁移分析能力。宗法制是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之上的一种制度,在此制度下,人们特别在意家族的血缘传承,“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它的现实影响就是重男轻女,从而造成男女比例失调。故选A。BCD三项均不是从血缘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的。
考点:宗法制
点评:宗法制是西周实行的重要的政治制度,是考试的重点和难点。西周灭商以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采用分封制和宗法制。血缘关系确保了政治的稳定。一般来说,凡是材料中出现祖、宗、家谱等字眼的,大多与宗法制有关。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分封制、礼乐制度和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等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困难
3、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赵嘏:《唐摭言》
材料二 “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衙门任职……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
——伏尔泰(第15页学习思考)
材料三 “愚以为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顾炎武:《日知录集释》卷十六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举制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全面)
参考答案:
(酌情给分,共12分)
A.积极性:a.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扩大了官吏来源,笼络了各阶层优秀之士,从而扩大了统治基础;
b.保证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c.促成了普通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B.局限性:但它是一种文化专制,到明清时发展为八股取士,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和科技的进步。
本题解析:这是开放性试题,近几年高考中经常出现,而且形式不断变化。第一步阅读理解材料,梳理核心命题,比如此题核心是科举制。材料一、二是对科举制的肯定,而材料三是对科举制的否定。此题要求学生对科举制有和认识,或者说如何评价。在结合教材知识,一般对科举制评价分两个方面,积极的和消极的。第二步亮明自己的看法或观点,要鲜明。第三步论证观点,要有理有据。第四步小结,如综上所述,回扣观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我国古人把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各个区域联系起来,说某地是某某星宿的分野,这就是所谓分野的观念。星宿的分野,一般按列国来分配,如表一,后来又按各州来分配,如表二。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宿 | 国 |
角亢 | 郑 |
氐房心 | 宋 |
尾箕 | 燕 |
室壁 | 卫 |
虚危 | 齐 |
宿 | 州 |
角亢氐 | 兖州 |
房心 | 豫州 |
尾箕 | 幽州 |
室壁 | 并州 |
虚危 | 青州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表一中星宿对应的是列国,而表二却对于各州,列国是分封制的产物,州制由郡县制发展而来,所以由分封制向郡县制的演变体现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加强,答案选C,A B两项材料中无法体现, D项表述错误不符合题意主旨。
考点:中国古代的地方政治—郡县制
点评:郡县制通行于秦代、汉代和隋唐时期,至元代行省制出现,中国地方管理制度再次出现重大变化,但县级模式始终未变,所以可以说郡县模式一直发展使用至今,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大亮点。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永乐九年(1411年)公布关于杂剧的禁令:“凡乐人搬作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节烈、先圣、先贤、神象,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扮者同罪。其神仙及义夫、节妇、孝子、贤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这一禁令说明( )
A.文化专制开始影响市民生活
B.文化政策体现统治者治国理念
C.明清时代君主专制走向反动
D.市民文化危及封建统治的基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根据材料“凡乐人搬作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节烈、先圣、先贤、神象...其神仙及义夫、节妇、孝子、贤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可知最高统治者推行的文化政策以服务专制统治为根本目的。所以答案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