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技巧《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高频考点预测(2020年最新版)(三)

时间:2021-07-03 05:28:2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在我国古代,秦朝设立丞相,明朝废除丞相。下列对这种现象的评析正确的是(    )                           
A.都是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B.都是国家统一的需要
C.都是因为相权威胁皇权 
D.都体现了权力的互相制衡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秦始皇设立丞相,辅助皇帝处理政务;此后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一直存在,明太祖认为相权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下令废除丞相。由此可以看出,丞相的设立和废除,都是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故选A。
考点:宰相制度
点评:丞相的的废立,是君权和相权之争的结果,这一过程就是我国古代封建专制统治不断加强的过程。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2010年6月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开始,在2005年进行的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中显示,我国男女人口比例为106.30∶100。新生儿性别比例失调,这说明重男轻女观念仍然存在。下列关于这种观念形成的历史原因表述中最恰当的是:(  )
A.宗法制
B.科举制
C.近代新式教育的推广
D.郡县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迁移分析能力。宗法制是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之上的一种制度,在此制度下,人们特别在意家族的血缘传承,“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它的现实影响就是重男轻女,从而造成男女比例失调。故选A。BCD三项均不是从血缘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的。
考点:宗法制
点评:宗法制是西周实行的重要的政治制度,是考试的重点和难点。西周灭商以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采用分封制和宗法制。血缘关系确保了政治的稳定。一般来说,凡是材料中出现祖、宗、家谱等字眼的,大多与宗法制有关。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分封制、礼乐制度和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等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困难



3、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赵嘏:《唐摭言》
材料二  “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衙门任职……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
——伏尔泰(第15页学习思考)
材料三  “愚以为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顾炎武:《日知录集释》卷十六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举制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全面)


参考答案:
(酌情给分,共12分)
A.积极性:a.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扩大了官吏来源,笼络了各阶层优秀之士,从而扩大了统治基础;
b.保证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c.促成了普通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B.局限性:但它是一种文化专制,到明清时发展为八股取士,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和科技的进步。


本题解析:这是开放性试题,近几年高考中经常出现,而且形式不断变化。第一步阅读理解材料,梳理核心命题,比如此题核心是科举制。材料一、二是对科举制的肯定,而材料三是对科举制的否定。此题要求学生对科举制有和认识,或者说如何评价。在结合教材知识,一般对科举制评价分两个方面,积极的和消极的。第二步亮明自己的看法或观点,要鲜明。第三步论证观点,要有理有据。第四步小结,如综上所述,回扣观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我国古人把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各个区域联系起来,说某地是某某星宿的分野,这就是所谓分野的观念。星宿的分野,一般按列国来分配,如表一,后来又按各州来分配,如表二。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宿

角亢

氐房心

尾箕

室壁

虚危

宿

角亢氐
兖州
房心
豫州
尾箕
幽州
室壁
并州
虚危
青州
 
表一                      表二
A.从表一到表二的变化反映了从先秦到西汉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
B.从表一到表二的变化准确地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天文学成就
C.从表一到表二的变化主要反映了中央集权的加强
D.从表一到表二的变化主要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加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表一中星宿对应的是列国,而表二却对于各州,列国是分封制的产物,州制由郡县制发展而来,所以由分封制向郡县制的演变体现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加强,答案选C,A B两项材料中无法体现, D项表述错误不符合题意主旨。
考点:中国古代的地方政治—郡县制
点评:郡县制通行于秦代、汉代和隋唐时期,至元代行省制出现,中国地方管理制度再次出现重大变化,但县级模式始终未变,所以可以说郡县模式一直发展使用至今,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大亮点。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永乐九年(1411年)公布关于杂剧的禁令:“凡乐人搬作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节烈、先圣、先贤、神象,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扮者同罪。其神仙及义夫、节妇、孝子、贤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这一禁令说明(   )
A.文化专制开始影响市民生活
B.文化政策体现统治者治国理念
C.明清时代君主专制走向反动
D.市民文化危及封建统治的基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根据材料“凡乐人搬作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节烈、先圣、先贤、神象...其神仙及义夫、节妇、孝子、贤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可知最高统治者推行的文化政策以服务专制统治为根本目的。所以答案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