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巩固(2020年最新版)(七)

时间:2021-07-03 05:19:4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观察下图,指出造成这一现象的思想根源是

A.高指标、瞎指挥和浮夸风
B.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
C.“左”倾错误的严重泛滥
D.忽视客观经济发展规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B、D项 属于“左”倾错误的具体表现,而其思想根源是 “左”倾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早请示晚汇报”“语录歌”“红太阳”“效忠信”“揪斗”“一句顶一万句”等词汇、语句成为流行语的时期是?
A.辛亥革命时期
B.抗战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文革”时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一战”后不久很快陷入低谷,它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帝国主义的侵略是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呈波浪形态
C.战争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D.官僚资本的形成严重制约了民族资本的发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认识历史事物本质的能力。“一战”期间,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使中国的民族经济得到了一个短暂发展的春天;“一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整个民族工业迅速萧条。因此可以看出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经济的侵略是制约民族工业发展的最主要的因素;B项是现象而不是本质;C项说法片面;D项是指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出现在1927年后,故选A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用史实说明1956-1966年间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出现的正确与失误两种倾向,并分析出现失误的原因。


参考答案:(1)正确趋向:1956年毛泽东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标志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始;中共八大正确分析国情,规定总任务,制定经济建设方针;1960年,党提出八字方针。(3分)
(2)错误趋向: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1958年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3分)
(3)原因:客观上是由于人们对错综复杂的事物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主观上违背实事求是原则,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民主集中制遭破坏;没有正确处理“左”倾、右倾关系。(4分)(回答2点即可)


本题解析:此题是简答题,依据教材知识回答即可。1956年到1966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探索时期,这中间,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就成功的经验来看,毛泽东发表的《论十大关系》、中共八大的方针、1960年八字方针等都是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失误方面,主要是左倾错误造成的。如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1966年开始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这些失误的原因,在于我国经济建设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需要一个认识的过程,违背了实事求是指导思想,个人崇拜严重,民主法治遭到巨大的破坏等。
点评:我国建国后的几个发展阶段需要了解。1949年——1952年是经济恢复和发展时期;1953年到1956年是三大改造时期;1953——1957年是一五计划时期,我国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同时进行。1956年——1966年是国民经济十年探索时期;1966年——1976年是十年文革时期;1976年——1978年是徘徊时期;1978年以后是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今天中国成为世界为数不多的掌握空间技术的国家之一。标志中国在技术和运载火箭技术方面迈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神舟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D.银河巨型计算机研发成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