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巩固(2020年最新版)(三)

时间:2021-07-03 05:19:4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王军同学在整理父亲书房时,偶然发现书中夹着一张陈旧残破的大学招生宣传册,其中介绍有某学校本科生在校人数,井设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等。这张宣传册最早应印制于
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20世纪80年代,中国高等教育形成了从学士到硕士到博士的多层次才人培养的教育体系。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列有关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B.总结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经验
C.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D.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和历史现象的能力。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在1956年底。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香港人有一种说法,回归后的香港“股照常炒,马照常跑,舞照常跳”。这一现象最能说明香港特别行政区
A.直接受中央人民政府领导
B.享有行政权、立法权和独立的司法权
C.保持原有的经济制度、生活方式不变
D.主权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由“股照常炒,马照常跑,舞照常跳”可知,涉及到的主要是经济和生活问题。A.直接受中央人民政府领导、B.享有行政权、立法权和独立的司法权和D.主权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以上三项均与这一现象无直接联系;故此题应选C项
点评:此题为材料型选择题。此类题目是材料解析题的客观答法。多在题干中提一则或数则材料,要求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现其背后的历史真实,按照题干的指向和要求,找出正确选项。解答材料解析型选择题一般分三步进行:第一,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他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知识;第二,抓住关键词,读懂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第三,搞清备选项的内涵及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读懂材料是解答本题型的关键。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新中国的某部宪法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据此判断这部宪法颁布的背景有
A.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
B.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C.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定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内容其宪法的目标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所以该宪法应该在1956年以前,所以A正确,B是在1956年C是在1992年D是在改革开放以后。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关于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B、都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C、前者是实现后者的具体步骤和途径
D、后者因前者在发展上有所削弱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