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特训(2020年冲刺版)(三)

时间:2021-07-03 05:12:5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中国无产阶级最早诞生于
A.洋务派经营的军事工业
B.洋务派经营的民用工业
C.外商经营的近代企业
D.民族资产阶级经营的企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在19世纪四五十年代,外国商人在中国通商口岸开办了一批船坞和工厂。这些外商企业,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剥削中国广大劳动人民。这样,中国无产阶级就先于中国资产阶级在外商企业里诞生了。故选C。根据分析ABD均错误。
点评:中国的无产阶级早于民族资产阶级而产生,是由于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的。中国的国门被打开,外国侵略势力进入到中国,中国同时也受到西方的经济侵略,在通商口岸等一些地方产生了最早的外资企业,中国的工人阶级最早就在外资企业里面产生了。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使用下列两幅反映同一时期社会、生活的图片开展研究性学习,应拟定的研究主题是

A.联产承包激发生产积极性
B.三大改造取得阶段性成果()
C.群众庆祝企业股份制改造成功
D.城乡掀起“大跃进”运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材料中的“互助组”和“公私合营”,可知这是三大改造的内容。政府引导农民和手工业者组织起来,加入各种形式的合作社;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A、C、D都和图片内容无关,故选B。
点评: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了。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1906年清朝大臣载泽在《出使各国大臣奏请宣布立宪折》中写道:“窃维宪法者,所以安宇内,御外侮,固邦基,而保人民者也……且夫立宪政体,利于君利于民,而独不便于庶官者也。考各国宪法,皆有君位尊严无对,君统万世不易,君权神圣不可侵犯诸条,而凡安乐尊荣之典,君得独享其成,艰巨疑难之事,君不必独肩其责。民间之利,则租税得乎平均也,讼狱得控诉也,下情得上达也,身命财产得保护也,地方政事得参预补救也。之数者,皆公共之利权,而受制于法律范围之下。至臣工则自首揆以至乡官,或特简,或公推,无不有一定之责成,听上下之监督,其贪黑疲冗、败常溺职者,上得而罢斥之,下得而攻退之。东西诸国,大军大政,更易内阁,解散国会,习为常事,而指视所集,从未及于国君。此宪法利君利民,不便庶官之说也。而诸国臣工,方以致君泽民,视为义务,未闻以一己之私,阻挠至计者。”
——叶曙明著《大变局1911》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清政府“实行立宪”的意图。(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政府“实行立宪”不能成功的原因。(9分)


参考答案:
(1)(6分)
保护君主统治传万代;依法保护百姓人权,缓和社会矛盾;管理和监督官员守责。(6分)
(2)(9分)
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失败,暴露了其腐败无能;立宪派对西方宪政制度缺乏本质认识;慈禧镇压戊戌变法运动说明其愚昧无知极其反动;签订《辛丑条约》,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工具,人心丧尽;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等。(言之有理,符合历史真实即可给分,答上3个要点即可给9分,但不得超过9分)(9分)


本题解析:(1)依据材料“窃维宪法者,所以安宇内,御外侮,固邦基,而保人民者也”可以得出依法保护百姓人权,缓和社会矛盾,依据“考各国宪法,皆有君位尊严无对,君统万世不易,君权神圣不可侵犯诸条”可以得出维护清王朝统治,同时也是为了加强对官员的监督和管理
(2)结合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相关内容即可,预备立宪最终建立起皇族内阁,内阁制成为一种骗局。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失败,暴露了其腐败无能;立宪派对西方宪政制度缺乏本质认识;慈禧镇压戊戌变法运动说明其愚昧无知极其反动;签订《辛丑条约》,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工具,人心丧尽;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本题需要仔细研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答案信息。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2分)家训宗规伦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通过家国意识同构,旨在实现社会和谐,体现了民族传统道德思想与规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有子(孔子弟子)曰:“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
材料二?约之二: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即同宗相处,须要安分守己,尊莫凌卑,强莫欺弱;卑幼者不许冒犯长上,富贵者宜怜穷困。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
——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训约十四条》
材料三?宣圣谕。圣谕曰:“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此六事乃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曲尽做人的道理,件件当遵守。能遵守的便是好人。有一件不曾遵守便是恶人。愿我一族长幼会集祠(堂)中,敬听宣读,悉心向善,皆作好人,有过即改,共为盛世良民,贻子孙无穷福泽。
——(明)《虎墩崔氏族谱?族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仁的根本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有关仁的政治主张。(3分)
(2)历代许多家训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据材料二,归纳儒家伦理的主要内容。(3分)
(3)儒家的伦理思想深刻影响中国社会。据材料三,指出明代统治者与民众对儒家伦理所持的态度及其各自的做法。(3分)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儒家伦理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积极作用。(3分)


参考答案:
(1)根本:孝悌。政治主张:为政以德(以德治民或德治);实施仁政。(3分)
(2)主要内容:家庭和睦;宗族团结;乡里和谐。(3分)
(3)态度:尊崇儒家伦理。做法:统治者提倡;民众遵守。(3分)
(4)积极作用:维系家庭家族和睦;维护政治、社会稳定;传承民族道德,影响思想文化发展。(3分)


本题解析:(1)材料一中文字“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说明仁的根本是孝悌,即伦理道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代有关仁的表述众多,其中以孔子的仁爱和以德治国,孟子的“仁政”最为著名。(2)从材料二文字中可以直接概括出儒家伦理的主要内容是:“夫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体现家庭和睦;“即同宗相处,须要安分守己,尊莫凌卑,强莫欺弱;卑幼者不许冒犯长上,富贵者宜怜穷困。”体现宗族团结;“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体现乡里和谐。(3)从材料中文字““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说明统治者借助儒家伦理道德来巩固统治,显然统治者非常赞成儒家伦理道德的约束作用;而对广大民众而言只能是遵守伦理道德了。(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能够看出儒家伦理道德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其积极作用具体表现在:材料一,二文字内容说明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维系家庭家族和睦;材料三文字内容说明儒家思想维护政治、社会稳定;结合所学可知儒家思想还传承民族道德,影响思想文化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二战刚结束时,有人站在德国柏林街头,哀叹道:“即使清除这些瓦砾也要二十多年时间,要想复兴,真是比登天还难!”可是西欧国家很快就清除了废墟,还实现了经济的飞速发展,其原因是①美国实行了马歇尔计划②西欧各国纷纷实行社会改革?③西欧各国走向联合
④与美国和苏联争夺世界霸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