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高频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试题强化练习(2020年最新版)(四)

时间:2021-07-03 05:07:5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论语》中有这样一段:“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认为治理国家的关键是
A.兵广粮足 不上
B.重视百姓,民以食为天
C.仁义为重
D.诚信第一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材料的大意是子贡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老百姓信任统治者。”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项,那么在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再去掉一项,那么这两项中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么国家就不能存在了。”因此可见孔子强调统治者的诚信最为关键。
点评:本题的关键在于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否则易错选C。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结构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逐步转型,作为社会转型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生活和习俗,在力度和深度上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迁。请结合相关知识完成:
(1)近代中国人物质生活的变化和社会习俗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请简要分析发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因素。


参考答案:(1)近代中国人物质生活的变化主要反映在衣食住行等方面。①“衣”: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提倡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②“食”:西式的糖、烟、酒和饮料传入后,也逐渐为普通百姓所接受。③“住”:沿海大城市里,由于西方侨民增多,西式住宅不断增加,一些买办、资本家纷纷仿造。④“行”:随着近代化的轮船、火车、汽车、电车的引进,中国的交通方式开始发生质的变革。
社会习俗的变化主要反映在婚丧嫁娶和社交礼仪上。①“婚丧嫁娶”:戊戌变法后,在大城市里,新一代知识分子,特别是走向社会的女青年,改变了传统婚姻习俗,倡导婚姻自由。②“社交礼仪”:那时的社交礼仪,逐渐采取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等级界限鲜明的跪拜礼。
(2)①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②维新思潮、革命思潮的推动。


本题解析:近代中国人物质生活的变化和社会习俗的变化从“衣食住行”和风俗变化方面思考即可。而对原因的分析,则要从社会环境及相应的历史推动事件考虑。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3分)世界市场在19世纪中期初步形成,从那时起就出现了关于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之争。至今,它仍是世界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49年国会度除了臭名昭著的航海条例并从1850年开始生效!……1840—1860年间,英国继续削减关税,许多商品的关税甚至被取消。……1863—1866年间,通过与法国签订条约,大多数欧洲国家加入了白由贸易网络,即所谓的科布登-谢瓦利埃条的网络。
——彼得·马赛厄斯?悉尼·波拉德《剑桥欧洲经济史》
【材料二】亚瑟·索尔特爵士把霍利—斯莫特关税称为世界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路易斯·道格拉斯认为托马斯修正案(致使1933年3月美元贬值)标志着“我们所知的西方文明的终结”。
——彼得·马赛厄斯?悉尼·波拉德《剑桥欧洲经济史》
(注:霍利—斯莫特关税法于1930年6月17日经胡佛总统签署成为法律,该法案将2000多种进口商品关税提
升到历史重高水平。该法案通过之后,许多国家对美国采取了报复性关税措施。)
【材料三】对全世界而言,向贸易保护主义的回归始终是一个难以消除的危险。在大多数工业化国家都有呼吁对进口商品提高关税的人,而工业化国家有可能分裂成几个大的地区性贸易集团。
——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航海条例在英国发展史上的作用,分析英国后来废除航海条例的原因,并说明科布登-谢瓦利埃条约网络的建立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6分)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霍利—斯英特关税法与托马斯修正案出台的背景。谈谈你对“西方文明的终结”这一论点的理解。(2分)
(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工业化国家在二战后为克服贸易保护主义的威胁采取的措施,并说明其影响。(5分)


参考答案:
(1)作用:打击荷兰的海上力量,维护英国的航海贸易与殖民霸主地位。(2分)
原因:工业革命完成;资产阶级政治体制确立;自由主义思想兴起。(任答2点,给2分)
影响:推动世界贸易的发展;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2分)
(2)背景: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分)自由贸易时代结束,贸易保守主
义占据主流。(1分)
(3)措施:建立关贸总协定,后发展为世界贸易组织。(2分)
影响:推动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框架建立;开启了全球有序的自由贸易新时期;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3分)


本题解析:(1)第一小问作用抓住航海条例的内容、颁布的背景来分析,可得出打击荷兰的海上力量,维护英国的航海贸易与殖民霸主地位。第二小问原因抓住1850年前后的时代特征,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来分析即可。第三小问影响联系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知识点来分析即可。
(2)第一小问背景依据材料二中“霍利—斯莫特关税法于1930年6月17日经胡佛总统签署成为法律”的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可归纳出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第二小问理解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信息归纳出自由贸易时代结束,贸易保守主义占据主流。
(3)第一小问措施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是建立关贸总协定,后发展为世界贸易组织;第二小问影响联系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得影响来分析即可,如推动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框架建立,开启了全球有序的自由贸易新时期,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某时期政权组织结构示意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

①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的领导?②具有新民主主义政权性质
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履行职权?④领导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由材料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还在执行全国人大的职能可知第一届人大还未召开,第一部宪法还未颁布。所以可以排除③④。故C是正确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973年,某一国际组织号召其成员国要“通过有效行使反对霸权的国家主权来巩固它们的独立”,“拒绝任何形式的奴役和依附、任何干涉和压力。”这一组织是
A.华沙条约组织
B.联合国
C.不结盟运动
D.欧洲共同体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题干的时间信息“1973年”以及该组织的宗旨——“反对霸权、巩固独立”、“拒绝任何形式的奴役和依附、任何干涉和压力”,可以判断这一组织是1961年兴起的不结盟运动。A创立于1955年,是与北约对抗的军事政治集团;B联合国创立于1945年,其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D创立于1967年,目的是实现欧洲的一体化,通过欧洲的国际地位。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