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巩固(2020年最新版)(三)

时间:2021-07-03 05:07:3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国家的外事活动是政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政的延续,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外交取得了重大成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年除夕,上海《新民报》报道:“毛主席和斯大林元帅给我们带来了过年礼物,教我们全国人民在大年夜欢欢喜喜高高兴兴过个年。”
材料二

材料三?在《尼克松回忆录》中,尼克松回顾道:“我知道,1954年日内瓦会议时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我走完阶梯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礼物”是什么?(2分)
(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中国推行什么外交政策或原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外交的主要特点。(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对华政策变化的原因。并回答这次握手对中国的外交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4分)
(4)新时期中国外交作了重大调整,积极开展多边外交,取得重大成就,请举两例加以说明。(2分)


参考答案:(1) “礼物”是指中苏两国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分)
(2) 外交政策或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分)
特点:开放性、包容性,超越社会制度和社会意识。(1分)
(3) 原因: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美国要借助中国与苏联抗衡;取得中国的帮助以结束越南战争;长期奉行的敌视、孤立中国的政策破产,等等。(2分,答对一点给两分)
影响: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促进了中国的第三次建交高潮的到来。(2分)
(4)成就:全面参与联合国事务,推动上海合作组织。(2分,其他言之有理也可)


本题解析:
(1)注意题干时间“1950年”,人物“毛主席和斯大林”, 可知是指1950年中苏两国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2)结合所学知识,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又分别与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其特点:①包容性:五项原则既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也适用于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既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也适用于发达国家;既适用于国家间的政治关系,也适用于国家间的经济关系。②开放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不断发展的,在不同历史时期它能容纳不同的时代内容,其内涵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③平等性:强调所有国家,不论大小、强弱,都应当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体现了国家间关系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3)本问实际是考察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和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4)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奉行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任何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无敌国外交,全方位外交);坚持和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点评:“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复习,要将现代中国的外交置于世界国际关系变化的大背景下进行理解,如联系二战后初期两极格局的形成,说明中国采取“一边倒”的必然性;联系20世纪70年代国际格局的变化,说明促使中美、中日关系改善的国内外因素;结合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的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说明新时期中国外交策略变化的必然性等。此外,在本部分复习时,要注意结合国际形势设置新情境理解中国重返联合国的条件及重大意义;结合当前时政热点,如中国参与维和行动等事件理解新时期中国外交特点,美国对台湾问题、南海主权等问题,日本“购岛”闹剧等问题,关注长效热点中美关系、中日关系的发展趋向;对比建国初期的“一边倒”政策和当前的不结盟政策,理解现代中国外交的成熟。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2009年11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宣布:上海迪士尼项目申请报告已获国家有关部门核准,中美双方将合作建设世界一流的迪士尼乐园(下图)。消息和下面图片共同说明


全球迪士尼乐园分布图

上海迪士尼项目申请报表

[? ]
A、中美分歧基本上已经消除?
B、美国文化影响到中国内陆
C、布雷顿森林体系亟待完善?
D、经济全球化正在加速发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权威民所赋,权为民所用”观念在现代中国政治制度中最为根本的体现是在?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依法治国”为核心的宪法体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权威民所赋,权为民所用”体现的是主权在民的思想,再依据题干要求“最为根本的体现”,结合所学知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障,故A项正确。BCD三项与题干要求“最为根本的体现”不符,故排除。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新闻照片《站在稻穗上的孩子》报道:“湖北麻城县建国第一农业社的1.016亩早稻,创造了亩产36556斤的高产纪录。看,稻子长得多么的稠密,孩子们站在稻穗上就像站在软绵绵的沙滩上似的。”从今天看来该照片告诉我们

A.历史证据运用要“眼见为实”
B.当时中国浮夸风盛极一时
C.四个小孩在田野里的闹剧
D.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本身说法欠妥,历史证据不能靠眼见为实,这幅图片反映的是大跃进时期的新闻照片,所以看出当时的中国浮夸风盛行。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某思想家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想要的),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指流通),盖皆本者。”该思想家可能是
A.顾炎武
B.朱熹
C.董仲舒
D.黄宗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