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预测(2020年押题版)(十)

时间:2021-07-03 05:06:0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28分)下列材料分别摘自17世纪末和19世纪后期欧美四大国的历史文献。
材料一 “本宪法所授与之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之合众国国会。众议院以各州人民每两年所选举之议员组织之……行政权属于合众国大总统。大总统之任期为四年……应依照手续选举之。”
材料二 “宪法规定立法权归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总统任期7年,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议会采取两院制,参议院通过间接选举产生,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律。”
材料三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未经议会准许……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材料四 宪法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首相”;第18条:(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帝国国会按普遍、平等的选举法选举产生。”
请回答:
(1)上述四段材料分别出自欧美四国的政治文献,按照顺序写出四国的政治文献的名称。? 8分
(2)以上材料反映出资本主义国家代议制的哪两种基本类型?并指出建立代议制的不同方式。 8分
(3)从国家元首产生上看,材料一和材料二有何不同?对于君主和议会的关系,材料三和材料四规定有什么不同点?? 8分
(4)你认为西方近代民主制度中,有哪些值得我们今天借鉴的地方?请说明。? 4分


参考答案:
(1)材料一出自美国1787年宪法;材料二出自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材料三出自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材料四出自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8
(2)基本类型: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4
方式:英、法、美三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德国: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4
(3)元首产生方式:美国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法国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4
君主和议会的关系:英国国王是形式的国家元首,王权受到议会限制;德国皇帝权力巨大,议会受皇帝控制。4
(4)人民真正拥有选举权及被选举权;权力之间的制衡;重视法律;真正发挥立法机构的作用等,至少两个方面, 言之成理即可。


本题解析:本题通过对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四部宪法的考查,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设问从资料来源、归纳类型、对比鉴别到概括特征,难度不断加大,认识不断深入。(1)解答本题关键是对四则材料出自哪部文献做出正确的判断,考查的是基本的历史知识,可依据教材知识作答。(2)材料一和材料二出自美国的1787年宪法和法国的1875年宪法,规定的是共和制政体;材料三和材料四出自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和德国的1871年宪法,规定的是君主立宪制。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这四个国家建立近代政体主要是通过革命的方式和王朝战争实现统一的方式建立的。(3)此题考查的是宪法的基本内容,英国国家元首是国王,德国国家元首是皇帝,都是世袭的,美国和法国的总统是国家元首,他们都是选举产生。(4)此题是一个开放性的试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60~70年代,中国的部分官僚、地主、商人开始引入大机器生产方式,以契约工人作为劳动力,投资于近代企业。这样的企业具有基本的资本主义生产特征,分散于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有别于洋务派开办的民用企业,这便是最早的民族资本主义。
——摘编自《中国近现代史》
材料二?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以振兴实业为目标,设立实业部,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辛亥革命后的10年成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据统计,1913年中国现代工业企业共有698家,资本总额33082万元。到1920年,现代工业企业达到1759家,资本总额50062万元。另据估计,中国现代工业1914~1920年间的平均年增长率为13.8%,面粉、卷烟等轻工业年增长率超过了20%。
——摘编自《中国近现代史》
材料三? 1936年,资本主义现代工业产值只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0.8%,加上工场手工业产值是20.5%。1949年现代工业产值也只占工农业产值的17%,加上工场手工业是23%。而在这少量的现代工业中,民族资本经营的又是非主体部分。其力量之弱可见一斑。
——摘编自《中国近现代史》
请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哪些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黄金时代”出现的原因有哪些?(6分)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6分)


参考答案:(18分)
(1)①与封建主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②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③以面粉等轻工业为主;④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得满分6分。)
(2)①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②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③辛亥革命后,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此起彼伏,有力地推动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成为当时并存的两大思潮,爱国心的驱使和利润的刺激促使民族资产阶级投资新式工业。(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得满分6分。)
(3)①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推动了中国经济的现代化。
②政治上,它导致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提供了社会基础,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③思想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地冲击和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每点2分,共6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诸子百家中,崇尚自然,主张追求精神自由的是:(?)
A.庄子
B.荀子
C.墨子
D.韩非子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庄子的思想较为复杂:在政治上,他激烈而深刻地抨击统治阶级,赞同老子的“无为而治”,主张摈弃一切社会制度和文化知识;在思想意识上,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别,否定客观真理,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思想;在生活态度上,他顺应自然,追求绝对的自由。庄子一生隐默无闻,却著述甚丰,作为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在中国哲学史、文学史以及各艺术领域都有极大的影响。老、庄与孔、孟共同构成了国民精神的源头。因此选A。
点评:注意主干知识即孔子、孟子、荀子的儒家思想;老子、庄子的道家思想;韩非子的法家思想;墨子的墨家思想;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建国后,我国实行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措施,不包括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 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以上各项措施的影响进行分析。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农民的利益,影响了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建设。ABD都变革了农村的生产关系,使其适应了当时农村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建设。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奠定基础的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于1954年9月20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被称为五四宪法。五四宪法是一部较为完善的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是在对建国前夕由全国政协制定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进行修改的基础上制定的。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奠定了基础。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