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考点特训(2020年冲刺版)(十)

时间:2021-07-03 05:03:5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某同学拟开展“宋元时期的市民文化”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他可选择下列材料中的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信息《三国志平话》属于市民文化,《四书章句集注》是朱熹为四书作注解,属于士大夫思想体现,杂剧陶俑属于元代艺术成就,《中国京剧史》体现出的京剧是在清朝时期才出现,故.①③符合题意。本题选择A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朱熹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中国古典文学领域群星灿烂,不同时期的文学形式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中(    )
①《离骚》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
②西汉的赋反映了当时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
③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 
④明清小说反映了广大农民的文化心理需求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文学成就相关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①错误,屈原的《离骚》是浪漫主义文学作品。④错误,明清小说反映的是广大城市市民的文化心理需求。②③两项的表述均符合史实,正确。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考点:古代中国科技文化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文学成就·楚辞、汉赋、唐诗、明清小说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他的作品客观地反映了劳动者气喘吁吁,勾勒出当时中下层人民的生活,画出生活的无奈与潦倒”。下列文学作品中,与他的作品风格相似的是

A               B              C                D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材料所反映的作品应为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以此为标准,再结合所学离骚浪漫主义作品,西游记属于神魔小说,拜伦的唐璜也是浪漫主义作品,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则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所以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战国楚辞、明清小说;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浪漫主义文学;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碰撞与冲突·现实主义文学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我者与他者》中写道:“明代的文化活动,扩大到民间,不再限于社会上层的精英。……综合言之,明代的文化生活,多姿多彩,既是从正统形式,开拓了自由,尤其在南方经济发达地区,也反映了一般生活质量的提升。”下列属于这一时期代表作品片断的是                      
A.吴学究双掌连环计,宋公明三打祝家庄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C.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D.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根据材料“明代的文化活动”“扩大到民间,不再限于社会上层的精英”可知,这是明朝文化的特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是明朝施耐庵的《水浒传》;B项元朝马致远的;C项宋代柳永的;D项曹雪芹的《红楼梦》。所以答案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文学成就·明清时期小说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在新旧版本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造纸印刷”均榜上有名。下列关于“造纸印刷”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的技术
B.宋代毕升创造了活字印刷术
C.两者均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D.两者方便了文化信息的传播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四大发明传播到西方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 造纸术的传播先经朝鲜(4世纪)——日本(7世纪)——阿拉伯(8世纪)——欧洲——非洲(12世纪)——美洲(16世纪)——大洋洲(19世纪);印刷术的发明比欧洲早4个多世纪,后先传到朝鲜——日本——埃及和欧洲。故C不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四大发明·四大发明的传播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