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俄国农奴制改革》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20年最新版)(七)

时间:2021-07-03 05:01:3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一个俄国官员在“二一九法令”颁布后评价农民的变化时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该评价
A.客观的反映出废除农奴制对农民的影响
B.是一种完全否定客观事实的溢美之词
C.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奴制改革的社会影响
D.站在封建主阶级的立场上诋毁改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俄国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尽管在制度上废除了奴隶的普遍存在,农奴变身为农民,提高了政治地位,但在经济上依然受到地主阶级和政府的重压和盘剥,所以材料中的信息仅仅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奴制改革的积极影响而未涉及其全部的内容,故选C。
点评: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历史进程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它开启了俄国资本主义较快发展的新步伐,但依然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所以在学习中对俄国农奴制改革要全面认识,不可只关注其单方面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下列有关彼得一世改革背景的叙述,错误的是
A.改革前俄国基本上是一个闭塞落后的国家
B.受到强邻瑞典和土耳其的威胁
C.文化教育受教会控制,学校数量很少
D.拥有欧洲最强大的海军和陆军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改革前俄国是落后的内陆国家,并无海军,在彼得一世改革的措施中,重视海军的建设,才建立起一支庞大的军队。因此D项错误,故选D。彼得一世改革前俄国基本上是一个闭塞落后的国家,没有出海口,受到强敌的威胁,同时文化教育落后。因此ABC三项说法都正确。
点评:这次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俄国的落后面貌,保障俄国夺得波罗的海出海口,使俄国从内陆国家扩张成濒临海洋的帝国,俄国跻身于欧洲强国的行列,,改变了欧洲原有的政治格局;这次改革的性质是农奴主推行的自上而下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性改革。宣告了强大的俄罗斯帝国的正式诞生,客观上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最基本特点是( ?)。
A.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B.总体水平落后于美国、西欧
C.对外国资本依赖严重
D.分布不平衡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所有选项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特点。但B、C、D三项是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特点。而A项为最基本特点。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15分)
材料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过:“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苏联史》
材料二?对自己全部土地仍保持所有权的地主,在农民向他履行规定的义务的条件下,让农民长期使用他们所居住的房屋,此外,为了保障农民的生活,并使他们能向政府履行义务起见,让他们长期使用法令中所规定的一定数量的土地及其它附属地。使用份地的农民必须向地主履行法令中所规定的义务。在这种过渡状态下的农民称为暂时义务农。
不仅如此,农民还有权赎买他们所居住的房屋,并在获得地主同意后,购买分配给他们长期使用的土地和其他附属地作为私产。农民这样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节录《二一九法令》
材料三?农民未能正确理解陛下赋予他们的权利,他们还希望获得绝对的自由,并完全占有贵族的土地。……只有采取强制和严厉手段,才能使农民相信地主的要求是合法的。
——《1862年沙皇政府第三厅报告》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亚历山大二世在农民与土地问题所持的基本态度。(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态度产生的原因。(3分)
(2)据材料二,说明法令条文中两种农民在权利规定方面的不同。(4分)
(3)材料二中法令规定农奴获得自由的前提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令对农奴法律地位变化的结论是否符合实际?并说明理由。(2分)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1861年俄国改革未能平稳社会秩序的关键所在。(2分)


参考答案:(1)态度:解放农奴,但不将土地无偿地给予农民。(2分)
原因:农奴起义严重威胁到沙皇统治;废除农奴制面临贵族的强大阻力;维护农奴主利益。(3分)
(2)不同:暂时义务农只有使用房屋和一定数量土地的权利,还受地主控制;(2分)
完全自由的农民则完全摆脱了地主的控制,且拥有私产。(2分)
(3)前提:赎买土地。(2分)不符合实际。(1分)理由:农民对地主的依附关系仍存在,受到地主控制的村社的严格管理。(2分)
(4)关键所在:改革者没有满足农民在土地问题上的基本要求。(2分)


本题解析:(1)从材料“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可以看出沙皇不愿意无偿的给农奴土地,但是由不得不给农奴人身自由。农奴制改革的原因可结合当时的背景进行分析。(2)暂时以务农并无完全的人身自由,受到地主的控制,农奴制改革后的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地主不能进行干涉。(3)从材料“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可以看出,农奴获得自由的前提是购买土地。法令上强调农奴的自由身份并不符合实际,因为农奴还有对地主的义务。
点评:俄国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重大的事件,是俄国进入资本主义制度的一次改革。改革的原因是俄国的农奴制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是俄国落后的根源。通过俄国的农奴制改革,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同时俄国的国内市场进一步的扩大。农奴在获得人身自由的同时需要缴纳赎金获得一小块土地,这样也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金。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下列关于俄国1861年改革的评述错误的是
A.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巩固沙皇专制统治
C.农奴制的废除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D.改革彻底废除了封建制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