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大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特训(2020年冲刺版)(九)

时间:2021-07-03 04:47:0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中美外交史上的“小球转动大球”反映出当时中美关系解冻的特点是
A.官方交流
B.以民促官
C.国际交流
D.以官带民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中国第一条自行设计的铁路建造于? (? )?
A.洋务运动期间
B.戊戌变法期间
C.清末“新政、预备立宪”期间
D.辛亥革命发生之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中国第一条自行设计的铁路建成是在1909年,可据选项中的时间A项为19世纪60-90年代,B项为1898年,D项为1911年后,选出答案为c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2分)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下倡导的一种理念和有效学习方式。某同学在他的研究性学习报告中采用了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主义论》中的两个观点作为“立论”:第一,“在‘五四’以前,中国(思想)文化和封建阶级的旧(思想)文化的斗争”。第二,“在‘五四’以后,中国产生了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所领导的共产主义的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的宇宙观和社会革命论。”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请你为该同学的研究性学习报告加一个合适的题目。(1分)
⑵该同学在论证第一观点时,应选择哪些典型的论据进行论证?(3分)
⑶共产主义的文化思想即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五四”以后能够在中国得以广泛传播的原因是什么?(2分)
⑷在思考第二个观点时,该同学引用了中共十七大报告中的一则材料:“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请问他引用这则材料将论证什么问题?(1分)20世纪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我国国情相结合的两次理论飞跃是什么?(2分)概括指出这两次飞跃分别给中国革命和建设带来的贡献。(3分)


参考答案:
⑴近代中国社会的思想文化(或中国民主主义时期的思想文化)。(1分)
⑵维新变法思想;三民主义思想;新文化运动。(3分)
⑶十月革命的影响;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的大力宣传;新文化运动进一步解放了思想;五四运动的推动等。(任意2点,2分)
⑷论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或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国情相结合的的问题)。(1分)产生了毛泽东思想(或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和邓小平理论(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分)贡献: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成功,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邓小平理论指引中国走向富强。(3分)


本题解析:
本题命制角度较好,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通过考查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思想文化(或中国民主主义时期的思想文化),来让学生掌握它的发展历程。第(1)问注意从思想文化发展进程的大角度来拟定一个合适的题目。第(2)问考查“在‘五四’以前,中国(思想)文化和封建阶级的旧(思想)文化的斗争”要求学生能归纳出维新变法思想、三民主义思想、新文化运动的史实。第(3)问实际是考查学生一个理论“一定时期的文化总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要求学生回答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原因。第(4)问比较简单,是考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及成就。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持这一观点的人应是
A.墨翟
B.孟轲
C.荀况
D.韩非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题干的观点是“提出法治、依法治国”,属于法家的观点,代表人物是韩非,D项正确。A墨翟是墨家的代表人物,主张“兼爱、非攻”;B孟子是儒家的代表,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C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学的集大成者,主张“仁义、王道”。故选D。
点评:“百家争鸣”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这个时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传统史学的研究对象侧重于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等,而现行教材把衣食住行等内容纳入了史学研究的范畴,这一视角的转换体现了
A.唯物史观
B.社会史观
C.全球史观
D.革命史观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常识的运用能力,A唯物史观是将唯物主义引入历史领域,重在强调社会历史的发展也遵循唯物主义的原则,B社会史观重在说明普通人的社会生活,以普通人生活的变迁折射历史的进步表现,所以B项符合题意,C全球史观强调历史事件对整体世界带来的重大影响,所以也叫整体史观,D革命史观主要强调革命斗争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故正确答案选B项。
点评:本题的出题角度主要是对常见的五大史观内涵进行辨析,这一成为当下高考历史理论考核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因此准确把握各个史观的内涵是解答此中提醒的基础和关键,希望引起高度关注,常见的五大史观是:整体史观,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阶级斗争史观和社会史观。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