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试题预测(2020年最新版)(三)

时间:2021-06-24 07:03:3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中国民族火柴业兴起于清末,发展于民国。这期间内忧重重,外患频频,民族火柴业在夹缝中脱颖而出,顽强成长。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一组民族火柴业留下的商标——火花

材料二?资产阶级黄金时代的乌托邦在现代中国经济思想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它反映了那个时代转瞬即逝的现实: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产生的,但却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摘自《剑桥中华民国史》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观察材料一中的火花图案,思考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背景和动力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提到的“黄金时代”是指什么时间?(1分)说明“黄金时代”产生的原因。(4分)
(3)那个时代“转瞬即逝”的直接原因是什么?(1分)为什么说它是一个“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2分)


参考答案:(1)背景:民族危机加深。动力:民族资产阶级的爱国精神或实业救国思想。 (2分)
(2)吋间:1914?1919年(或一战期间)?原因:辛亥革命推翻了封麄君主专 制统治,为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扫除障碍;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推动民族 资本主义的发展;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吋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实业救国” 思潮的影响。(5分)
(3)直接原因:二战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很快由暂吋蘩荣转入萧条 困境。(1分)原因:由于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追,以及民族资产阶级的 软弱性和爱协性所致,或民族资产阶级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弱等。(2分)


本题解析:(1)注意提取材料信息“民主共和”“挽回利权”“还我河山”等,可以得出背景:民族危机加深。动力:民族资产阶级的爱国精神或实业救国思想。
(2)根据“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产生的,但却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可以得出是指1914?1919年(或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迎来“短暂的春天”,进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不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不实现民族独立,民族工业不可能独立发展。
点评:本专题基本线索:伴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逐渐解体,洋务企业兴办,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并曲折发展。重点问题有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难点有认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和原因、理解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社会中的地位。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28分)梦,是一个国家前进的动力,有梦的民族才能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梦就是要让每一个中国人活得幸福而有尊严;让人民感到安全有保障;让社会实现公平正义;让每个人对未来有信心。
(1)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带领中国人民开始了追梦的历程。新中国成立之初,为让“每一个中国人活得幸福而有尊严”做了怎样的制度安排?(6分)
材料二?改革开放是中国圆梦的重要环节,以下是邓小平南巡讲话摘录: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用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深圳的建设成就,明确回答了那些有这样那样担心的人。特区姓“社”不姓“资”。
(2)有人讲,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请你结合以上材料说明邓小平南巡讲话是如何解放人们思想的?又书写了怎样的传奇?(12分)
材料三?美国历史上的大事年表(节选):
1787年?制定美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
1861年?因黑人奴隶制的存废问题爆发了内战
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碳丝灯泡,结束了人类的“黑暗时代”
1933年?罗斯福新政避免了资本主义世界范围内的一场大危机
1947年?参加布雷顿森林会议,确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3)美利坚民族是一个有梦的民族,美国是一个因梦想而强大的国家。依据材料概述在我国和平崛起实现梦想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美国借鉴哪些历史经验?(10分)


参考答案: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6分)
(2)主张摆脱意识形态束缚,大胆实践,深化改革开放;(2分)提出解放生产力以及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评判的标准。(4分)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3分)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3分)
(3)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重视科技进步,实行科技创新;适时调整经济政策,深化改革;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提高国际地位。(10分,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


本题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建国初期政治制度的建设相关内容准确识记,解题时抓住“制度安排”,由此可以推断出指的是建国初期的三大制度建设,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主要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联系已学知识邓小平南巡讲话的相关内容,可知主张摆脱意识形态束缚,大胆实践,深化改革开放,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书写的传奇可以从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等方面分析归纳即可。
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本题需要依据材料分析概括即可,由材料中可以归纳出民主政治、国家的统一、重视科技、改革、提高国际地位等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列科技成就中,出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的是_____。
A.电磁感应现象
B.细胞学说
C.科学的原子论
D.无线电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于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而电磁感应现象是1831年法拉第发现的,可排除A。细胞学说在1939年建立,第二次工业革命已结束,B可排除。科学原子论是道尔顿(1766—1844)提出来的,C可排除。1895年马可尼发明了无线电报。只有D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下图是我国曾经全国范围内实行的票证,这些票证

①是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的产物?
②反映了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社会风气
③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退出流通?
④表明当时物质生产和供应比较匮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①的表述是正确的,票证是我国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产物。②的表述不正确,造成票证一统天下局面,主要是由于生产不足,物质供应匮乏。③和④的表述符合中国的国情,票证的使用是由于我国物质匮乏造成的,而取消票证这是反映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各民族共同繁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