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古代史》考点预测(2020年押题版)(十)

时间:2021-06-24 06:59:3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主要影响是
A.开始了中国早期的工业化过程
B.实践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C.建立了中国近代第一支海军
D.抵制了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B项是地主阶级抵抗派提出来的,与题干不符;洋务运动是在地主阶级内部分化的背景下兴起的,而不是促成了清统治集团内部的分化,因此D项表述是错误的,C项是近代化的表现,但不是主要的内容,故排除B、C、D三项,选A项
考点:洋务运动
点评:此题是中等难度题。主要是考察考生对历史概念的把握程度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近代化主要是指经济上的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联系各领域里发生的 一系列变化,其核心是经济上的工业化,而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方式,从而开始了中国早期的工业化进程。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史学家认为,“康乾盛世”固然是封建社会的又一次太平盛世、繁华高峰,但又是一个不完美的盛世。西方传统史学家则称这段时期为“Lose High Qing”,即清朝伪鼎盛时期。以下对这一观点的理解正确的是
A.康乾时期中国经济完全没有发展与增长
B.康乾时期中国经济总量增长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C.康乾时期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已处于落后地位
D.康乾时期的“盛世”是封建社会“落日的辉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康乾盛世”,又称“康雍乾盛世”,是我国清王朝前期统治下的盛世。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回光返照,同时也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后一次盛世。“康乾盛世”时期,经济快速发展,A项错误;中国经济总量总体增长,在世界上并不处于落后地位,C项错误;但中国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已经落后于西方国家,B项错误。故选D。
考点: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点评:“康乾盛世”起于康熙二十年(1681年)平三藩之乱,止于嘉庆元年(1796年)川陕楚白莲教起义爆发,持续时间长达115年。在此期间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长迅速,疆域辽阔。但因制度僵化,闭关锁国,使得这一局面昙花一现。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美国的对外政策,实施的先后顺序是
①孤立主义?②门罗主义?③泛美主义?④“门户开放”政策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①华盛顿在总统卸任时倡导美国实行孤立主义主义外交,②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发表国情咨文,主张欧洲不能在直接干预殖民美洲事务,此即为门罗主义,③“泛美主义”一词最早出现在1889年9月7日的美国《纽约时报》上,后来被广泛加以使用,④1899年,美国为染指中国势力范围特向西方列强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以时间先后为序应该是①②③④,答案选A。
考点:美国近代外交主张
点评:识记能力是高考能力考查层次中的最低端,历史事件、时间、事件内容的考查是高考历史试题中的常见题,主要涉及对教材中知识点的识记,在平时的学习中必须加强时间、事件、事件内容方面的记忆。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秦朝统一后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中,革除东周以来诸侯争霸称雄政治弊端的重要决策是
A.建立刺史制度
B.确立三公九卿制
C.推行郡县制
D.以法治理国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一条鞭法和摊丁人亩是明清时期封建统治者采取的重要改革措施,对于他们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①都属于我国赋役史上的重大改革?②都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③都加强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④都有利于农业的商品化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一条鞭法和摊丁人亩历史史实的能力,以及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一条鞭法是将田赋等税“并为一条”折成银两,把从前按户、丁征收的役银分摊到田亩上,摊丁人亩就是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地丁银。所以都属于我国赋役史上的重大改革,同时按土地收税,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同时用银两收税,有利于农业的商品化。此题也可用排除法,③不符合史实,一条鞭法和摊丁人亩都说明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松弛了,包涵③错误,正确的答案也只有D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